安乐死立法: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进路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一、域外安乐死立法介评 | 第11-18页 |
| (一) 荷兰安乐死法介评 | 第11-13页 |
| (二) 比利时安乐死法介评 | 第13-16页 |
| (三) 台湾地区安乐死法介评 | 第16-18页 |
| 二、中国大陆安乐死立法建议稿介评 | 第18-22页 |
| (一) 祝世讷版安乐死法建议稿介评 | 第18-20页 |
| (二) 李燕版安乐死法建议稿介评 | 第20-22页 |
| 三、安乐死立法文本比较分析之一:规则借鉴 | 第22-27页 |
| (一) 安乐死立法策略借鉴 | 第22-23页 |
| (二) 安乐死实施条件借鉴 | 第23-25页 |
| (三) 安乐死立法技术借鉴 | 第25-27页 |
| 四、安乐死立法文本比较分析之二:问题反思 | 第27-30页 |
| (一) 事后行政审查程序之反思 | 第27页 |
| (二) 安乐死实施主体之反思 | 第27-30页 |
| 五、强制医疗程序之启示:安乐死事前司法审查程序 | 第30-32页 |
| (一) 强制医疗程序之介评与启示 | 第30-31页 |
| (二) 安乐死事前司法审查程序之设计 | 第31-32页 |
| 六、注射执行死刑程序之启示:授权医生实施安乐死 | 第32-35页 |
| (一) 死刑中的“安乐死”:注射执行死刑 | 第32-33页 |
| (二) 注射执行死刑与实施安乐死之差异 | 第33页 |
| (三) 安乐死实施主体:法院授权医生实施 | 第33-34页 |
| (四) 医生实施安乐死程序之设计 | 第34-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38-39页 |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