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依据 | 第12-13页 |
| ·法律法规 | 第12页 |
| ·相关文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内土地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征地制度改革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 ·土地审批制度 | 第19页 |
| ·土地征收 | 第19-20页 |
| ·土地征收补偿及补偿模式 | 第20-21页 |
| ·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 ·政府管制及管制失灵理论 | 第21-22页 |
| ·服务型政府理念 | 第22-24页 |
| ·地租理论 | 第24-25页 |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5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7页 |
| 第3章 国内外土地审批与征地制度改革及其借鉴 | 第27-37页 |
| ·国内外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及其借鉴 | 第27-32页 |
| ·新加坡土地审批制度 | 第27-28页 |
| ·我国台湾地区土地审批制度 | 第28-30页 |
| ·国内土地审批制度改革现状 | 第30-31页 |
| ·对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审批制度改革的借鉴 | 第31-32页 |
| ·国内外征地制度改革及其借鉴 | 第32-37页 |
| ·美国征地制度 | 第32-33页 |
| ·日本征地制度 | 第33页 |
| ·我国台湾地区征地制度 | 第33-34页 |
| ·国内征地制度改革现状 | 第34-35页 |
| ·对北部湾经济区征地制度改革的借鉴 | 第35-37页 |
| 第4章 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审批与征地制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 第37-49页 |
| ·区域概况 | 第37页 |
| ·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审批制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 第37-41页 |
| ·土地审批制度现状 | 第37-39页 |
| ·土地审批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 第39-41页 |
| ·北部湾经济区征地制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 第41-44页 |
| ·补偿标准 | 第41-42页 |
| ·被征地农民安置途径 | 第42页 |
| ·对现行征地制度的评价及征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第42-44页 |
|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征地制度改革情况 | 第44-47页 |
| ·土地审批与征地制度改革思路 | 第47-49页 |
| ·土地审批制度改革思路 | 第47页 |
| ·征地制度改革思路 | 第47-49页 |
| 第5章 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审批与征地制度改革建议 | 第49-67页 |
| ·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建议 | 第50-54页 |
| ·重新设置审查内容 | 第50页 |
| ·优化用地审批程序,简化用地报批材料 | 第50-51页 |
| ·重新设置土地审批权限 | 第51页 |
| ·改革土地审批方式 | 第51-54页 |
| ·征地制度改革建议 | 第54-67页 |
| ·明确征地目的,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 | 第54页 |
| ·改进征地工作程序,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 | 第54-55页 |
| ·完善现行征地补偿制度 | 第55-59页 |
| ·建立被征地农民安置新机制 | 第59-64页 |
| ·建立和完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机制 | 第64-67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