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论文--刀具论文--各种材料刀具论文

镍基高温合金精密切削刀具磨损及表面质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GH4169精密切削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有限元仿真研究第16-34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第16-20页
        2.2.1 材料模型的选择第16-17页
        2.2.2 切屑分离准则的选择第17-18页
        2.2.3 摩擦模型的选择第18页
        2.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8-20页
    2.3 工艺参数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影响的仿真研究第20-27页
        2.3.1 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产生第20-22页
        2.3.2 仿真结果分析第22-27页
    2.4 后刀面磨损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第27-29页
        2.4.1 磨损宽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第28页
        2.4.2 磨损宽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第28-29页
    2.5 仿真结果的试验验证第29-33页
        2.5.1 GH4169精密切削试验方案第29-31页
        2.5.2 切削力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31-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GH4169精密切削PCBN刀具磨损试验研究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试验方案设计第34-35页
    3.3 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对刀具磨损的作用机理第35页
    3.4 刀具磨损形貌和磨损机理分析第35-39页
        3.4.1 刀具磨损形貌分析第36-37页
        3.4.2 刀具磨损机理分析第37-39页
    3.5 切屑绝热剪切效应对切削刃冲击频率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3.5.1 切屑形态分析第39-40页
        3.5.2 冲击频率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3.6 工艺参数对后刀面磨损影响分析第41-45页
        3.6.1 工艺参数对切削力和刀具温度的影响第41-44页
        3.6.2 刀具磨损宽度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3.7 工艺参数对磨损带宽度影响预测模型的建立第45-47页
    3.8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GH4169精密切削表面质量的研究第48-68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的试验研究第48-54页
        4.2.1 表面粗糙度形成机理第48-50页
        4.2.2 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0-52页
        4.2.3 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预测模型的建立第52-54页
    4.3 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仿真研究第54-60页
        4.3.1 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形成机制第54-55页
        4.3.2 精密切削表面残余应力仿真研究第55-60页
    4.4 冷却润滑条件对精密切削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第60-66页
        4.4.1 不同冷却润滑方式下试验结果分析第61-64页
        4.4.2 不同切削液条件下试验结果分析第64-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蠕动掘进器月壤接力式运移负载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高模量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激光切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