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Fe-Cr-Ni-Nb-Al-Mo奥氏体钢的高温抗氧化及蠕变行为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3页 |
| 1.1.1 世界核电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1.1.2 我国核电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1.2 蒸汽发生器及传热管材料发展状况 | 第13-16页 |
| 1.2.1 蒸汽发生器结构 | 第13-14页 |
| 1.2.2 传热管材料使用发展状况 | 第14-16页 |
| 1.3 高温氧化基础 | 第16-19页 |
| 1.3.1 高温氧化的热力学 | 第16-18页 |
| 1.3.2 高温氧化的动力学 | 第18-19页 |
| 1.4 高温蠕变基础 | 第19-25页 |
| 1.4.1 蠕变曲线 | 第19-22页 |
| 1.4.2 蠕变变形机理 | 第22-25页 |
| 1.5 新材料的合金化设计 | 第25-30页 |
| 1.5.1 新材料的设计要求 | 第25-27页 |
| 1.5.2 新材料的合金设计 | 第27-30页 |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 2.2.1 固溶处理 | 第31-32页 |
| 2.2.2 高温氧化实验 | 第32页 |
| 2.2.3 蠕变测试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B07和B08合金的高温抗氧化行为 | 第34-47页 |
| 3.1 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分析 | 第34-37页 |
| 3.1.1 B07合金氧化动力学曲线分析 | 第34-36页 |
| 3.1.2 B08合金氧化动力学曲线分析 | 第36-37页 |
| 3.2 高温氧化膜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37-40页 |
| 3.2.1 B07合金氧化膜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37-38页 |
| 3.2.2 B08合金氧化膜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38-40页 |
| 3.3 高温氧化膜相组成分析 | 第40-41页 |
| 3.3.1 B07合金氧化膜相组成分析 | 第40-41页 |
| 3.3.2 B08合金氧化膜相组成分析 | 第41页 |
| 3.4 高温氧化膜截面形貌分析 | 第41-44页 |
| 3.4.1 B07合金氧化膜截面形貌分析 | 第41-43页 |
| 3.4.2 B08合金氧化膜截面形貌分析 | 第43-44页 |
| 3.5 高温氧化机理分析 | 第44-45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B07和B08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 | 第47-68页 |
| 4.1 高温蠕变曲线分析 | 第47-50页 |
| 4.1.1 B07合金蠕变曲线分析 | 第47-48页 |
| 4.1.2 B08合金蠕变曲线分析 | 第48-50页 |
| 4.2 高温幂律蠕变方程分析 | 第50-55页 |
| 4.2.1 B07合金幂律蠕变方程分析 | 第50-53页 |
| 4.2.2 B08合金幂律蠕变方程分析 | 第53-55页 |
| 4.3 高温持久强度分析 | 第55-60页 |
| 4.3.1 B07合金高温持久强度分析 | 第58-59页 |
| 4.3.2 B08合金高温持久强度分析 | 第59-60页 |
| 4.4 蠕变组织分析 | 第60-66页 |
| 4.4.1 B07合金蠕变组织分析 | 第60-63页 |
| 4.4.2 B08合金蠕变组织分析 | 第63-6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5.1 总结 | 第68-69页 |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