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空间物理论文--电离层物理论文

中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及闪烁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4-16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6-2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3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1-2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8页
        1.2.1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统计特性研究现状第23-26页
        1.2.2 电离层波传播理论研究现状第26-28页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成果第28-31页
        1.3.1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8-29页
        1.3.2 主要研究成果第29-31页
第二章 电离层简介第31-47页
    2.1 电离层结构特性第31-34页
        2.1.1 地球大气的分层结构第31-32页
        2.1.2 电离层的形成第32-33页
        2.1.3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第33-34页
    2.2 电离层形态特征第34-39页
        2.2.1 电离层电子浓度剖面第34-36页
        2.2.2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第36页
        2.2.3 电离层的规则变化第36-38页
        2.2.4 电离层的不规则变化第38-39页
    2.3 电离层介质特性第39-43页
        2.3.1 电离层的色散公式第40-41页
        2.3.2 电离层不规则体描述第41-43页
    2.4 电离层垂直探测系统第43-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三章 赤道电离层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分析第47-61页
    3.1 电离层等离子体特性及其参量第47-52页
        3.1.1 等离子体密度和电中性第48页
        3.1.2 等离子体温度第48-49页
        3.1.3 等离子体碰撞第49页
        3.1.4 等离子体的运动第49-52页
    3.2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线性理论第52-58页
        3.2.1 等离子体动力学模型第53-55页
        3.2.2.电荷连续性方程线性化处理第55-56页
        3.2.3 线性不稳定性生长率第56-58页
    3.3 R-T线性不稳定性的数值仿真第58-60页
        3.3.1 电子密度扰动的时空演变第58-59页
        3.3.2 不稳定性生长率的时空分布第59-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中低纬地区电离层闪烁特性第61-73页
    4.1 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第62-64页
    4.2 低纬度地区电离层闪烁形态分析第64-68页
        4.2.1 闪烁数据处理第64页
        4.2.2 电离层闪烁随地方时变化特征第64-65页
        4.2.3 电离层闪烁的逐日变化特征第65-66页
        4.2.4 电离层闪烁的逐月变化特征第66-67页
        4.2.5 电离层闪烁的空间方位特征第67-68页
        4.2.6 电离层闪烁的逐年变化特征第68页
    4.3 中纬地区电离层闪烁特性分析第68-72页
        4.3.1 闪烁数据处理第68页
        4.3.2 地方时变化特性第68-69页
        4.3.3 逐日变化特性第69-70页
        4.3.4 逐月变化特性第70-71页
        4.3.5 逐年变化特性第71-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西安地区电离层扩展F统计特性第73-87页
    5.1 电离层扩展F层简介第73-74页
    5.2 数据来源与选取第74-75页
    5.3 西安地区扩展F层特性分析第75-78页
        5.3.1 扩展F现象的逐日变化特征第75页
        5.3.2 扩展F发生率的地方时变化特性第75-76页
        5.3.3 季节变化特性第76-77页
        5.3.4 扩展F发生率的年变化特征第77-78页
    5.4 扩展F与地磁、太阳活动的关系第78-80页
        5.4.1 数据来源与选取第78页
        5.4.2 扩展F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第78-79页
        5.4.3 扩展F与地磁活动的关系第79-80页
    5.5 扩展F和闪烁关系第80-85页
        5.5.1 数据来源与选取第81页
        5.5.2 闪烁和SF事件的时间分布第81-82页
        5.5.3 闪烁和SF事件的关联性分析第82页
        5.5.4 闪烁和SF事件的相关系数第82-85页
    5.6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六章 西安地区电离层Es统计特性第87-101页
    6.1 电离层Es层简介第87-89页
    6.2 数据来源与选取第89-90页
    6.3 Es层统计特性分析第90-96页
        6.3.1 Es层临界频率的逐日变化特征第90-91页
        6.3.2 Es层发生率的季节变化特征第91页
        6.3.3 Es层发生率的地方时变化特征第91-94页
        6.3.4 Es层发生率随频率变化特征第94-95页
        6.3.5 Es层发生率的年变化特征第95-96页
    6.4 Es与地磁、太阳活动的关系第96-100页
        6.4.1 Es层发生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第97-98页
        6.4.2 Es层发生率与地磁活动的关系第98-100页
    6.5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七章 中低纬电离层闪烁的相位屏模型研究第101-117页
    7.1 多重相位屏传输理论第101-104页
    7.2 多重相位屏收敛性数值验证第104-105页
    7.3 背景电子密度不均匀性对信号闪烁指数的影响第105-109页
        7.3.1 不同纬度背景电子密度廓线的影响第105-107页
        7.3.2 不同时刻背景电子密度廓线的影响第107-109页
    7.4 不规则结构特性对信号闪烁指数的影响第109-111页
        7.4.1 电子密度起伏方差的影响第109-110页
        7.4.2 不规则结构外尺度的影响第110页
        7.4.3 不规则结构谱指数的影响第110-111页
    7.5 电离层等效厚度第111-115页
        7.5.1 不同观测地点的电离层等效厚度第112页
        7.5.2 不同地方时的电离层等效厚度第112-115页
    7.6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八章 中低纬电离层信道特性研究第117-129页
    8.1 抛物型矩方程第117-120页
    8.2 信号相干特性的数值模拟第120-122页
    8.3 电离层不均匀性对信号互相关函数的影响第122-127页
        8.3.1 不同纬度背景电子密度廓线的影响第122-125页
        8.3.2 不同时刻背景电子密度廓线的影响第125-127页
    8.4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133页
    9.1 研究结论第129-130页
    9.2 论文创新点第130页
    9.3 研究展望第130-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作者简介第145-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快速区域合并的SAR图像分割算法
下一篇:几类复杂双层规划问题的算法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