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序言第14-21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二、研究重点和创新点第15-17页
 三、研究思路与素材选取?第17-21页
第一章 国家间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21-62页
 第一节 《跨界背景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约》的产生与发展第21-32页
  一、《跨界背景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约》的签署及意义第21-23页
  二、《跨界背景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约》在欧洲的实施现状第23-30页
  三、公约中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解析第30-32页
  四、《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面临的挑战第32页
 第二节 里海区域中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32-38页
  一、里海区域环境介绍第32-34页
  二、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在里海区域中的出现第34-36页
  三、德黑兰公约中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第36-38页
 第三节 北欧地区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38-47页
  一、北欧环境保护公约中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第39-42页
  二、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北欧四国的实践——以沃多斯(Vuotos)案为例第42-46页
  三、北欧环境保护公约在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意义第46-47页
 第四节 北美地区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47-56页
  一、北美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背景第47-49页
  二、北美各国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第49-52页
  三、北美双边与三边条约中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第52-56页
 第五节 中美洲地区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56-62页
  一、中美洲国家背景介绍第56-58页
  二、中美洲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第58-59页
  三、中美洲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第59-62页
第二章 国家管辖范围外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两极为例第62-84页
 第一节 北极地区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第63-72页
  一、北极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源起第64-65页
  二、北极环境影响评价指导纲要?第65-70页
  三、北极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70-72页
  四、北极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展望第72页
 第二节 南极地区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第72-84页
  一、南极地区概况第72-73页
  二、南极条约系统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第73-76页
  三、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主要特点第76-79页
  四、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第79-80页
  五、南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第80-82页
  六、南极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展望第82-84页
第三章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际法理论分析第84-103页
 第一节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防止环境损害原则第84-88页
  一、防止环境损害原则兴起与发展第84-85页
  二、防止环境损害原则在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体现第85-88页
 第二节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预防原则第88-93页
  一、预防原则的基本内涵第88-89页
  二、预防原则与防止环境损害原则、风险预防原则的区别第89-92页
  三、环境损害的“显著性”与预防原则在跨界环评中的应用第92-93页
 第三节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第93-96页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涵与地位第93-94页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与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间的关系第94-96页
 第四节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国际合作原则第96-99页
  一、国际合作原则的概念与意义第96-98页
  二、国际合作原则与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98-99页
 第五节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非歧视原则第99-103页
  二、非歧视原则与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101-103页
第四章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中的挑战与完善第103-123页
 第一节 国家间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第103-106页
  一、国家间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陷第103-105页
  二、国家间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第105-106页
 第二节 国家管辖范围外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陷和完善第106-107页
 第三节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完善第107-111页
  一、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引入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107-110页
  二、“超国家”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国家主权问题第110-111页
 第四节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第111-123页
  一、全球性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框架公约的设立第111-118页
  二、区域性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第118-120页
  三、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国内法完善第120-121页
  四、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框架公约监督机制第121-123页
结语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鲫(Setipinna taty)蛋白抗菌肽的制备及抗菌作用等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