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虚假诉讼罪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域外立法模式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1.3.2 规范分析研究法第14页
        1.3.3 比较分析法第14页
    1.4 创新点及不足第14-16页
第2章 虚假诉讼罪犯罪构成第16-27页
    2.1 虚假诉讼罪客体第16-17页
    2.2 虚假诉讼罪的客观方面第17-21页
        2.2.1 虚假诉讼罪限于民事诉讼领域第17-18页
        2.2.2 本罪的实行行为第18-19页
        2.2.3 隐瞒事实能否构成本罪的手段行为第19-21页
    2.3 虚假诉讼罪主体第21-25页
        2.3.1 被告能否构成本罪主体第22页
        2.3.2 第三人能否构成本罪主体第22-23页
        2.3.3 法定诉讼代理人能否构成本罪主体第23-25页
    2.4 虚假诉讼罪主观方面第25-27页
第3章 虚假诉讼罪与其他罪名的界限第27-31页
    3.1 与诈骗罪的界限第27-28页
    3.2 与妨害作证罪的界限第28-29页
    3.3 与伪证罪的界限第29-31页
第4章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形态第31-36页
    4.1 虚假诉讼罪是结果犯第31-32页
    4.2 着手第32-34页
    4.3 犯罪完成第34-36页
第5章 虚假诉讼罪中的其他几个问题第36-42页
    5.1 虚假诉讼罪的罪数问题第36-38页
        5.1.1 想象竞合第36-38页
        5.1.2 牵连犯第38页
    5.2 量刑标准第38-40页
    5.3 追诉程序启动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缩设备操作手册》翻译项目管理研究
下一篇:宋代直诉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