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村民自治的“体制嵌入”研究--以上海市X镇村两委“干部化”现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2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页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6页
        1.3.1 村民自治的范式研究第9-11页
        1.3.2 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第11-15页
        1.3.3 述评第15-16页
    1.4 研究假设第16页
    1.5 理论基础第16-21页
        1.5.1 村民自治基本理论论述第16-20页
        1.5.2“体制嵌入”概念阐述第20-21页
    1.6 理论创新点第21页
    1.7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7.1 个案研究法第21页
        1.7.2 田野调查法第21-23页
第2章 X镇的田野进入第23-34页
    2.1 走进田野第23-24页
    2.2 X镇村民自治的困境第24-28页
        2.2.1 村民参政能力与意愿不匹配第24-25页
        2.2.2 外来流动人员政治参与困难重重第25-26页
        2.2.3“村两委”矛盾激化第26-27页
        2.2.4 村级管理人才匮乏第27-28页
    2.3“体制嵌入”的契机第28-34页
        2.3.1 稳固的经济基础有益于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第28-30页
        2.3.2 社会问题复杂交织迫使村民自治寻找新路径第30-34页
第3章 X镇村民自治的探索——“体制嵌入”第34-43页
    3.1“体制外派”解决本土难题第34-38页
        3.1.1“三管齐下”夯实村居班长队伍第34-35页
        3.1.2 创新工作方式解决“疑难杂症”第35-38页
    3.2“体制嵌入”治理模式实践分析第38-39页
        3.2.1“嵌入”基层社会管理的两种模式第38-39页
    3.3 以“关系性嵌入”整合培育社会资本第39-40页
        3.3.1 下派干部依靠自身资源整合社会资本第39页
        3.3.2 下派干部树立个人形象培育社会资本第39-40页
    3.4 以“结构性嵌入”构建有力制度体系第40-42页
        3.4.1“以线带面”完善领导机制第40页
        3.4.2“内外并举”保障激励机制第40-41页
        3.4.3 “里应外合”健全监管机制第41页
        3.4.4 “统筹兼顾”建立培训机制第41-42页
    3.5 从“关系性嵌入”到“结构性嵌入”的发展第42-43页
第4章“体制嵌入”治理模式理论锤炼第43-49页
    4.1“他治”与“自治”相辅相成第43-44页
    4.2“体制嵌入”的现实基础第44-45页
    4.3“体制嵌入”完善村庄治理体系第45-49页
        4.3.1 优化村庄治理结构第45-46页
        4.3.2 重构村庄治理秩序第46-47页
        4.3.3 激活村庄内生动力第47-49页
第5章 结语第49-52页
    5.1“体制嵌入”的前景第49页
    5.2“体制嵌入”的局限第49-50页
    5.3 研究不足与反思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A Y区领导访谈提纲第55-56页
附录B X镇村民调查问卷第56-63页
附录C X镇工作人民访谈提纲第63-64页
附录D 领导干部访谈记录(选摘)第64-65页
附录E 村民访谈记录(选摘)第65-67页
附录F 调研日志(节选)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休谟的时间观念
下一篇:小学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研究--以S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