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7-13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7-9页
        1.1.1 信用评级制度第7-8页
        1.1.2 公司债券的多头监管第8-9页
        1.1.3 公司债券信息披露体系第9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11页
    1.5 本文的研究结构安排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0页
    2.1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定价模型第13-15页
        2.1.1 传统方法第13-14页
        2.1.2 结构化模型第14页
        2.1.3 简约模型第14页
        2.1.4 混合模型第14-15页
    2.2 信用评级的文献综述第15-16页
        2.2.1 国外公司债券评级的文献综述第15-16页
        2.2.2 国内公司债券评级的文献综述第16页
    2.3 宏观因素影响信用利差的研究第16-20页
        2.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2.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0页
3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5页
    3.1 公司债的发展历程及展望第20-21页
        3.1.1 发展历程第20页
        3.1.2 未来展望第20-21页
    3.2 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微观影响因素第21-22页
        3.2.1 公司自身经营情况第21页
        3.2.2 公司所处的行业第21-22页
    3.3 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宏观影响因素第22-25页
        3.3.1 无风险利率第22-23页
        3.3.2 消费者物价指数第23页
        3.3.3 长短期国债利差第23-24页
        3.3.4 汇率第24页
        3.3.5 股票指数第24页
        3.3.6 货币供应量第24-25页
4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第25-36页
    4.1 研究方法第25-28页
        4.1.1 因子分析第25-26页
        4.1.2 协整理论第26-27页
        4.1.3 多元回归分析第27-28页
        4.1.4 群聚标准误第28页
    4.2 变量选取第28-36页
        4.2.1 被解释变量第28-31页
        4.2.2 财务指标体系搭建第31-33页
        4.2.3 财务指标基本特性第33-34页
        4.2.4 宏观变量的选取第34-36页
5 实证分析第36-49页
    5.1 信用利差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6-42页
        5.1.1 前期数据说明第36页
        5.1.2 因子分析第36-40页
        5.1.3 微观因素分析的鲁棒性检验第40-42页
    5.2 组内标准误鲁棒性检验第42-44页
        5.2.1 前期数据说明第42-43页
        5.2.2 组内标准误第43-44页
    5.3 宏观因素实证分析第44-49页
        5.3.1 前期数据说明第44页
        5.3.2 多元回归分析第44-47页
        5.3.3 宏观因素的鲁棒性检验第47-4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9-52页
    6.1 结论第49-51页
        6.1.1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结论第49-50页
        6.1.2 组内标准误检验结论第50页
        6.1.3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结论第50-51页
    6.2 研究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泰勒法则的人民币汇率预测
下一篇:定向增发中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