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的养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6页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0.1.1 选题目的第10页
        0.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0.2 研究现状第11-15页
        0.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0.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0.3 研究方法第15页
        0.3.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0.3.2 学科结合法第15页
    0.4 创新点第15-16页
1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养成的相关概述第16-26页
    1.1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养成的内涵第16-17页
        1.1.1 道德自律品质第16-17页
        1.1.2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的养成第17页
    1.2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养成的心理机制第17-20页
        1.2.1 认同道德规范第17-18页
        1.2.2 自己为自己立法第18页
        1.2.3 合理调控道德情感第18-19页
        1.2.4 坚定道德意志能力第19-20页
        1.2.5 拥有道德自制能力第20页
    1.3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养成的理论借鉴第20-26页
        1.3.1 儒家的“慎独”思想第20-21页
        1.3.2 康德的自律理论第21-23页
        1.3.3 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自律思想第23-26页
2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6-32页
    2.1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不足的表现第26-28页
        2.1.1 道德自律认知不足第26-27页
        2.1.2 道德自律情感淡化第27页
        2.1.3 道德自律能力不强第27-28页
        2.1.4 道德自律行为偏失第28页
    2.2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缺失的原因第28-32页
        2.2.1 高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第29页
        2.2.2 社会不良道德环境的熏染第29-30页
        2.2.3 家长及同辈群体的影响第30-31页
        2.2.4 大学生自己道德观照不够第31-32页
3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养成的途径和方法第32-41页
    3.1 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养成的原则第32-34页
        3.1.1 正确性原则第32页
        3.1.2 可接受性原则第32-33页
        3.1.3 系统性原则第33-34页
        3.1.4 内在性原则第34页
    3.2 完善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的修养方法第34-37页
        3.2.1 学思并重第34-35页
        3.2.2 反省内求第35-36页
        3.2.3 慎独自律第36页
        3.2.4 坚守良心第36-37页
    3.3 优化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的教育对策第37-41页
        3.3.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第37-38页
        3.3.2 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第38页
        3.3.3 加强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第38-39页
        3.3.4 重视家长及同辈的榜样示范作用第39-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债期货的风险管理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