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IPO审计风险基本理论 | 第14-3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2.1.1 一般审计风险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IPO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3 IPO审计风险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2 审计风险相关基本理论 | 第18-22页 |
2.2.1 审计风险的特征 | 第18-19页 |
2.2.2 IPO审计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2.2.3 审计风险模型及其演进 | 第20-22页 |
2.3 IPO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第22-30页 |
2.3.1 总体原因 | 第22-23页 |
2.3.2 具体原因 | 第23-30页 |
第3章 天能科技IPO造假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 第30-40页 |
3.1 案例背景 | 第30-32页 |
3.1.1 天能科技简介 | 第30页 |
3.1.2 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第30页 |
3.1.3 天能科技IPO造假事件回顾 | 第30-32页 |
3.2 天能科技IPO造假引发的审计风险分析 | 第32-40页 |
3.2.1 重大错报风险 | 第32-37页 |
3.2.2 检查风险 | 第37-39页 |
3.2.3 职业道德风险 | 第39-40页 |
第4章 IPO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0-49页 |
4.1 针对总体层面IPO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40-42页 |
4.1.1 完善IPO市场的相关制度,发挥市场的调控机制 | 第40-41页 |
4.1.2 规范事务所行业竞争 | 第41页 |
4.1.3 完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职责并加强监管力度 | 第41-42页 |
4.2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层面的IPO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2-45页 |
4.2.1 针对持续盈利能力弱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2-43页 |
4.2.2 针对资产独立性不足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3页 |
4.2.3 针对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3-45页 |
4.2.4 针对会计处理不合规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5页 |
4.3 针对检查风险层面的IPO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5-47页 |
4.3.1 针对接受客户风险及事务所缺乏独立性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5-46页 |
4.3.2 针对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6-47页 |
4.4 针对职业道德风险层面的IPO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7-49页 |
4.4.1 针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7页 |
4.4.2 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风险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第47-49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