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Sn负极和Sn@PEO负极材料表面固体电解质膜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21页
    1.1 引言第8页
    1.2 锂离子电池进展第8-12页
        1.2.0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第8-10页
        1.2.1 锂离子电池种类第10-11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1-12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第12-16页
        1.3.1 正极材料第12-15页
        1.3.2 负极材料第15-16页
    1.4 SEI膜第16-19页
        1.4.1 SEI膜的特点第16-18页
        1.4.2 SEI膜的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SEI膜研究概况第19页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Sn以及Sn@PEO纳米颗粒表面SEI膜的形成过程第21-47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实验原料以及设备第22-23页
        2.2.1 实验原料第22-23页
        2.2.2 仪器设备第23页
    2.3 实验部分第23-27页
        2.3.1 化学还原法制备锡纳米颗粒第23-24页
        2.3.2 PEO包覆锡纳米颗粒(Sn@PEO)第24页
        2.3.3 电池的组装第24-25页
        2.3.4 电池的拆解第25页
        2.3.5 样品的形貌、结构与组成表征第25-26页
        2.3.6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6-27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7-45页
        2.4.1 锡纳米颗粒的表征第27-30页
        2.4.2 Sn@PEO纳米颗粒的表征第30-31页
        2.4.3 浸泡实验对Sn电极表面SEI膜的影响第31-35页
        2.4.4 浸泡实验对Sn@PEO电极表面SEI膜的影响第35-38页
        2.4.5 Sn和Sn@PEO电极五个不同充放电状态的选择第38-39页
        2.4.6 Sn和Sn@PEO电极首次循环过程中CV分析第39-41页
        2.4.7 不同充放电状态下Sn电极表面SEI膜的分析第41-43页
        2.4.8 不同充放电状态下Sn@PEO电极表面SEI膜的分析第43-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Sn以及Sn@PEO纳米颗粒表面SEI膜的动态变化过程第47-67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实验原料以及设备第48-49页
        3.2.1 实验原料第48页
        3.2.2 仪器设备第48-49页
    3.3 实验部分第49-51页
        3.3.1 Sn与Sn@PEO纳米颗粒的制备第49页
        3.3.2 电池的组装与拆解第49页
        3.3.3 样品的形貌、结构与组成表征第49-50页
        3.3.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0-5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1-65页
        3.4.1 Sn和Sn@PEO纳米颗粒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比较第51-52页
        3.4.2 Sn和Sn@PEO纳米颗粒电极表面SEI膜SEM图像分析第52-55页
        3.4.3 Sn和Sn@PEO纳米颗粒电极表面SEI膜TEM图像分析第55-58页
        3.4.4 Sn和Sn@PEO纳米颗粒表面SEI膜成分分析第58-64页
        3.4.5 Sn和Sn@PEO纳米颗粒电极的阻抗分析比较第64页
        3.4.6 PEO包覆对Sn电极表面SEI膜的稳定性分析第64-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症”的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下一篇:船舶及海洋平台用钢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