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的自我规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36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2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20-32页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32-3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第一章 行政组织的自我规制概述 | 第36-84页 |
一、行政自我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36-66页 |
(一)行政自我规制的界定 | 第36-41页 |
(二)行政自我规制的正当性基础 | 第41-51页 |
(三)互补而非替代:行政自我规制与外部控制 | 第51-60页 |
(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组织自我规制的实践探索 | 第60-66页 |
二、我国行政组织的基本架构及其自我规制 | 第66-84页 |
(一)行政组织的界定 | 第66-68页 |
(二)我国行政组织的基本架构 | 第68-71页 |
(三)我国行政组织自我规制的虚置化 | 第71-75页 |
(四)行政组织重构:实现自我规制的途径 | 第75-84页 |
第二章 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实现自我规制 | 第84-112页 |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自我规制意义 | 第84-88页 |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界定 | 第84-86页 |
(二)行政组织结构对自我规制的意义 | 第86-88页 |
二、我国行政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88-99页 |
(一)行政组织权分配行政化 | 第89-92页 |
(二)行政组织职责同构现象 | 第92-95页 |
(三)行政组织规模不尽合理 | 第95-97页 |
(四)现代信息技术下组织结构的新特点 | 第97-99页 |
三、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实现自我规制 | 第99-112页 |
(一)行政任务导向的行政组织结构 | 第99-103页 |
(二)行政组织权的适度分配 | 第103-106页 |
(三)行政组织结构优化的法治保障 | 第106-108页 |
(四)行政组织结构优化应遵循精简效能原则 | 第108-112页 |
第三章 合理配置行政职权实现自我规制 | 第112-138页 |
一、行政职权配置的自我规制意义 | 第112-115页 |
(一)行政职权配置的界定 | 第112-113页 |
(二)行政职权配置对自我规制的意义 | 第113-115页 |
二、我国行政职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115-121页 |
(一)行政职权横向配置交叉重叠 | 第116-118页 |
(二)行政职权纵向配置同质化 | 第118-121页 |
三、合理配置行政职权实现自我规制 | 第121-132页 |
(一)以权责一致约束行政职权配置 | 第122-126页 |
(二)以分权制衡约束行政职权配置 | 第126-129页 |
(三)以相对集中约束行政职权配置 | 第129-132页 |
四、行政职权配置的实践机制:以行政权力清单为例 | 第132-138页 |
(一)行政权力清单的法律性质 | 第133-134页 |
(二)行政权力清单的功能定位 | 第134-135页 |
(三)完善行政权力清单的具体措施 | 第135-138页 |
第四章 促进行政组织协调实现自我规制 | 第138-168页 |
一、行政组织协调的自我规制意义 | 第138-143页 |
(一)行政组织协调的必要性 | 第139-141页 |
(二)行政组织协调对自我规制的意义 | 第141-143页 |
二、我国行政组织协调存在的问题 | 第143-148页 |
(一)行政组织协调以命令控制为主 | 第144-147页 |
(二)命令控制模式的局限性 | 第147-148页 |
三、契约控制模式:行政组织协调的现代转向 | 第148-160页 |
(一)契约控制模式的界定 | 第149-152页 |
(二)契约控制模式与命令控制模式的关系 | 第152-154页 |
(三)契约控制模式的正当性 | 第154-158页 |
(四)完善契约控制的具体途径 | 第158-160页 |
四、行政内部约谈:行政组织协调的实践探索 | 第160-168页 |
(一)行政内部约谈的界定 | 第160-162页 |
(二)行政内部约谈的价值取向 | 第162-164页 |
(三)完善行政内部约谈的路径选择 | 第164-168页 |
结论 | 第168-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98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198-199页 |
后记 | 第199-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