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写”研究
内容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第一章 初中作文“教”与“学”的现状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现状 | 第13-17页 |
一、结合学生实际不甚准确 | 第13-14页 |
二、教学目标欠合理 | 第14-16页 |
三、身边的课程资源未曾充分利用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初中学生作文现状 | 第17-20页 |
一、情感上的抵触心理 | 第17-18页 |
二、作文实践中的形式主义 | 第18-19页 |
三、实际上欠缺基本作文能力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初中作文教学面对的各方压力 | 第20-22页 |
一、来自社会的压力 | 第20-21页 |
二、来自家庭的压力 | 第21-22页 |
三、来自学校的压力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改写”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38页 |
第一节 “改写”的类型 | 第23-28页 |
一、变化篇幅 | 第23-24页 |
二、调整内容 | 第24-25页 |
三、改变体裁 | 第25-27页 |
四、更换表达方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改写”对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的作用 | 第28-33页 |
一、调节学生心理趋势 | 第28-30页 |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第30-31页 |
三、稳固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实施“改写”的理论支撑 | 第33-37页 |
一、《文心雕龙》中的相关创作理论 | 第33-34页 |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 第34页 |
三、心理学的理论 | 第34-36页 |
四、“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解读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改写”的具体尝试 | 第38-51页 |
第一节 挖掘潜藏的作文教学资源 | 第38-42页 |
一、阅读文本是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学资源 | 第38-39页 |
二、图片材料是形象生动的作文教学资源 | 第39-41页 |
三、视听材料是声情并茂的作文教学资源 | 第41-42页 |
第二节 调整教学内容 | 第42-45页 |
一、整合教学资源,使作文教学多元化 | 第42-43页 |
二、训练基本写作能力,使作文教学模块化 | 第43-44页 |
三、按照年级分层,使作文教学序列化 | 第44-45页 |
第三节 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 第45-50页 |
一、改变教学理念 | 第46-47页 |
二、丰富教学媒体 | 第47-48页 |
三、更新教学方法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