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1.1 课题提出 | 第10-11页 |
1.2 生物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生物标记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2 植物体中生物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3 柑橘果实采后贮藏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 柑橘采后贮藏期生物标记开发的数据基础 | 第14-15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5-1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6-20页 |
2.1 实验数据 | 第16-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1 转录组数据中差异基因的鉴定 | 第17-18页 |
2.2.2 主成分分析转录组数据 | 第18页 |
2.2.3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转录组数据 | 第18页 |
2.3 REAL-TIME PCR测定基因表达 | 第18-19页 |
2.4 代谢物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6页 |
3.1 预测温州蜜柑采后贮藏期的基因标记 | 第20-27页 |
3.1.1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差异基因筛选 | 第20页 |
3.1.2 温州蜜柑采后贮藏过程中基因数据对其不同生理状态的划分 | 第20-22页 |
3.1.3 温州蜜柑采后贮藏基因标记的筛选 | 第22-23页 |
3.1.4 标记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和注释 | 第23-27页 |
3.1.5 候选标记基因的定量验证 | 第27页 |
3.2 温州蜜柑采后贮藏代谢物标记的预测 | 第27-34页 |
3.2.1 根据代谢物对温州蜜柑采后贮藏时期生理状态的划分 | 第29-31页 |
3.2.2 温州蜜柑采后贮藏过程中代谢物标记筛选 | 第31-34页 |
3.3 温州蜜柑果皮和果肉在采后贮藏期的比较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40页 |
4.1 有机酸和糖作为果实采后贮藏寿命预测生物标记不适用性 | 第36-37页 |
4.2 基因标记与代谢物标记联系 | 第37-38页 |
4.3 生物标记在采后贮藏中的实用性和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I 柑橘采后贮藏期间初生代谢物种类 | 第45-47页 |
附录II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