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欧洲史论文--东欧、中欧论文--俄罗斯及苏联论文

俄罗斯欧亚主义的历史及前景

中文摘要第4页
俄文摘要第5-8页
绪论第8-13页
一 俄罗斯欧亚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及产生的过程第13-21页
    (一) 自然因素第13-14页
        1.地形因素第13-14页
        2.森林和草原因素第14页
    (二)社会文化因素第14-17页
        1.来自北欧的瓦良格人建立了第一个罗斯国家第14-15页
        2.接受基督教文明——罗斯受洗第15页
        3.深刻的东方烙印——蒙古鞑靼人统治第15-16页
        4.全面向西方敞开大门——彼得一世改革和俄罗斯启蒙运动第16-17页
    (三)直接思想来源第17-19页
        1.斯拉夫主义第17-18页
        2.达尼列夫斯基的文化历史类型理论第18-19页
    (四)欧亚主义建立的过程第19-21页
二 古典欧亚主义主要理论第21-28页
    (一)对欧亚主义的基本理解第21-28页
        1.俄国—欧亚洲理论第22-24页
        2.发展地理论第24-25页
        3.欧亚主义与斯拉夫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第25-28页
三 苏联和新时期欧亚主义理论的发展第28-36页
    (一)苏联时期“不自觉的”欧亚主义第28-30页
        1.苏联政策中的欧亚主义第28-29页
        2.“自决”和“自治”的争论第29-30页
    (二)古米廖夫欧亚主义第30-32页
        1.“容纳性地理景观”第30页
        2.古米廖夫的民族论第30-31页
        3.古米廖夫与古典欧亚主义的区别第31-32页
    (三)新欧亚主义第32-35页
        1.出现的背景第32-33页
        2.“地缘高于血缘”第33页
        3.欧亚洲是独立的文明空间第33-34页
        4.“新两极化”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四 欧亚主义发展前景第36-42页
    (一)地区一体化的必要性第36-37页
    (二)欧亚一体化的条件第37-38页
    (三)从独联体到欧亚联盟第38-40页
        1.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建立第38-39页
        2.欧亚经济联盟第39-40页
    小结第40-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后记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文学翻译的风格保留--《Here Comes Sophie》翻译报告
下一篇:全基因组、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甲基化水平及基因突变在髓系恶性肿瘤预后判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