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 雷公藤活性成分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1.1 雷公藤简介 | 第16-17页 |
1.2 雷公藤甲素 | 第17-19页 |
1.2.1 生物活性研究 | 第17页 |
1.2.2 化合物代谢研究 | 第17-18页 |
1.2.3 毒性研究 | 第18-19页 |
1.3 雷公藤内酯酮 | 第19页 |
1.3.1 化合物活性研究 | 第19页 |
1.3.2 化合物代谢研究 | 第19页 |
1.4 雷公藤生物碱 | 第19-20页 |
1.4.1 化合物活性研究 | 第19-20页 |
1.4.2 毒性研究 | 第20页 |
2. 雷公藤甲素联合用药研究 | 第20-23页 |
2.1 联合用药 | 第20-21页 |
2.2 雷公藤联合用药现状 | 第21-23页 |
2.2.1 雷公藤与芍药苷合用 | 第21-22页 |
2.2.1.1 活性研究 | 第21页 |
2.2.1.2 化合物代谢研究 | 第21-22页 |
2.2.1.3 毒性研究 | 第22页 |
2.2.1.4 化合物相互作用研究 | 第22页 |
2.2.2 雷公藤与甘草酸合用 | 第22-23页 |
2.2.2.1 化合物活性研究 | 第22页 |
2.2.2.2 化合物代谢研究 | 第22-23页 |
2.2.2.3 化合物相互作用研究 | 第23页 |
3. 课题计划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雷公藤中两类活性成分的肝肾毒性研究 | 第24-42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4-31页 |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1.2 雷公藤中几种生物碱的提取 | 第25-26页 |
1.2.1 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提取 | 第25页 |
1.2.2 雷公藤生物碱单体的分离纯化 | 第25页 |
1.2.3 生物碱单体的质谱及核磁测定 | 第25-26页 |
1.3 雷公藤片中TP、TN、WG、WR、EN、PA的含量测定 | 第26-29页 |
1.4 肝肾毒性研究 | 第29-31页 |
1.4.1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1.4.2 实验分组 | 第29页 |
1.4.3 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 | 第29-30页 |
1.4.4 小鼠尿液中代谢产物、肝脏GSH水平和肝肾功能的检测 | 第30-31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1-41页 |
2.1 几种活性化合物在小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鉴定 | 第31-34页 |
2.2 六种活性化合物对肝脏GSH水平的影响 | 第34-36页 |
2.3 六种活性化合物对小鼠肝肾毒性的影响 | 第36-41页 |
3.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雷公藤甲素联合用药对肝肾毒性的影响研究 | 第42-60页 |
1.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2页 |
1.2 肝肾毒性研究 | 第42-44页 |
1.2.1 实验动物 | 第43页 |
1.2.2 急性毒性实验 | 第43页 |
1.2.3 长期毒性实验 | 第43-44页 |
1.3 肝脏GSH水平和肝肾功能的检测 | 第4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2.1 雷公藤甲素与甘草酸合用的肝肾毒性研究 | 第44-51页 |
2.1.1 长期毒性实验中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 | 第44-45页 |
2.1.2 雷公藤甲素与甘草酸合用对肝脏GSH水平的影响 | 第45-47页 |
2.1.3 雷公藤甲素与甘草酸合用对小鼠肝肾毒性的影响 | 第47-51页 |
2.2 雷公藤甲素与芍药苷合用的肝肾毒性研究 | 第51-59页 |
2.2.1 长期毒性实验中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 | 第51-52页 |
2.2.2 雷公藤甲素与芍药苷合用对肝脏GSH水平的影响 | 第52-54页 |
2.2.3 雷公藤甲素与芍药苷合用对小鼠肝肾毒性的影响 | 第54-59页 |
3. 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7-68页 |
附图 | 第68-89页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