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机场飞行区软基处理试验及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第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内机场地基主要处理方法 | 第9-10页 |
1.2.2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强夯法数值计算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地基处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营口机场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特征概况 | 第15-21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5页 |
2.2 场地地质概况 | 第15-18页 |
2.2.1 自然地理概况及地层结构 | 第15-18页 |
2.2.2 水文地质条件及场地地震效应及场地类别 | 第18页 |
2.2.3 场地液化判别 | 第18页 |
2.3 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 第18-21页 |
2.3.1 地基沉降计算 | 第18-20页 |
2.3.2 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分析总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典型试验区地基处理试验研究 | 第21-40页 |
3.1 试验的必要性及目的 | 第21页 |
3.2 试验参数设计 | 第21-23页 |
3.2.1 强夯试验参数设计 | 第21-22页 |
3.2.2 冲击碾压参数设计 | 第22页 |
3.2.3 高真空降水参数设计 | 第22-23页 |
3.3 典型实验区现场试验研究 | 第23-40页 |
3.3.1 试验分区 | 第23-26页 |
3.3.2 试验区排水 | 第26页 |
3.3.3 高真空降水施工 | 第26-32页 |
3.3.4 强夯地基处理试验施工 | 第32-38页 |
3.3.5 冲击碾压地基处理试验施工 | 第38-39页 |
3.3.6 试验施工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典型试验区现场数据检测与监测 | 第40-73页 |
4.1 多手段实验效果检测 | 第40-67页 |
4.1.1 标准贯入试验 | 第41-47页 |
4.1.2 静力触探试验 | 第47-51页 |
4.1.3 波速测试 | 第51-56页 |
4.1.3.1 强夯试验区波速测试结果 | 第52-55页 |
4.1.3.2 冲碾试验区波速测试结果 | 第55-56页 |
4.1.4 载荷试验 | 第56-59页 |
4.1.5 地基反应模量试验 | 第59-63页 |
4.1.6 试坑试验 | 第63-64页 |
4.1.7 重型击实试验 | 第64-67页 |
4.2 试验监测 | 第67-71页 |
4.2.1 孔隙水压力监测 | 第67-70页 |
4.2.2 地下水位监测 | 第70-71页 |
4.3 典型试验区地基处理效果分析与总结 | 第71-73页 |
4.3.1 地基处理施工总结 | 第71页 |
4.3.2 地基处理效果总结 | 第71-73页 |
4.3.2.1 强夯试验区 | 第71-72页 |
4.3.2.2 冲击碾压试验区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典型实验区数值模拟及飞行区工后沉降预测 | 第73-93页 |
5.1 FLAC3D数值模拟简述 | 第73-76页 |
5.1.1 数值分析方法简介 | 第73页 |
5.1.2 FLAC软 件简介 | 第73页 |
5.1.3 基于FLAC的 强夯法数值模拟 | 第73-74页 |
5.1.4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定及参数选取 | 第74-76页 |
5.2 所用数值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 第76-88页 |
5.2.1 数值模拟试验区选取 | 第76-78页 |
5.2.2 H4试验区数值模拟 | 第78-83页 |
5.2.3 H5试验区数值模拟 | 第83-88页 |
5.2.4 试验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88页 |
5.3 飞行区地基沉降预测 | 第88-93页 |
5.3.1 飞行区地基处理方法 | 第88-89页 |
5.3.2 模型建立 | 第89页 |
5.3.3 飞行区跑道各点沉降预测结果 | 第89-92页 |
5.3.4 不同时间主要压缩土层的固结度计算 | 第92页 |
5.3.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建议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