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光催化材料分类 | 第12-13页 |
1.3 光催化技术 | 第13-17页 |
1.3.1 光催化机理 | 第14页 |
1.3.2 半导体光催化性质改性 | 第14-17页 |
1.4 铁酸铋系半导体材料及应用 | 第17-25页 |
1.4.1 BiFeO_3的结构及其多铁性应用 | 第17-18页 |
1.4.2 BiFeO_3的光学性质应用 | 第18-21页 |
1.4.3 Bi_2Fe_4O_9半导体材料及应用 | 第21-23页 |
1.4.4 Bi_((25))FeO_(40)半导体材料及应用 | 第23-25页 |
1.5 铁酸铋系半导体粉体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25-28页 |
1.5.1 固相法 | 第25-26页 |
1.5.2 溶胶—凝胶法 | 第26-27页 |
1.5.3 共沉淀法 | 第27页 |
1.5.4 水热法 | 第27-28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30-36页 |
2.1 材料体系选择与研究方案流程 | 第30-31页 |
2.2 铁酸铋系半导体材料结构与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31-32页 |
2.3 铁酸铋系半导体材料制备 | 第32-34页 |
2.3.1 纯相铁酸铋系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32-33页 |
2.3.2 BiFeO_3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改性 | 第33-34页 |
2.4 组织结构表征 | 第34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4页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4页 |
2.5 光学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2.5.1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吸收光谱 | 第34-35页 |
2.5.2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第3章 铁酸铋系半导体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36-57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第一性原理计算铁酸铋系半导体的结构特征 | 第37-46页 |
3.2.1 铁酸铋系半导体的晶体结构 | 第37-39页 |
3.2.2 铁酸铋系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和电子结构 | 第39-46页 |
3.3 铁酸铋系半导体的光电性质 | 第46-50页 |
3.3.1 Bi FeO_3的光电性质 | 第47-48页 |
3.3.2 Bi_2Fe_4O_9的光电性质 | 第48-50页 |
3.4 Ag掺杂BiFeO_3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50-55页 |
3.4.1 Ag掺杂BiFe O_3的晶体结构 | 第50页 |
3.4.2 Ag掺杂BiFe O_3的能带及电子结构 | 第50-53页 |
3.4.3 Ag掺杂BiFe O_3的光学和电学性质 | 第53-55页 |
3.5 铁酸铋系半导体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对比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铁酸铋系半导体材料制备及组织结构表征 | 第57-91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水热法制备BiFeO_3及其组织结构表征 | 第57-75页 |
4.2.1 反应时间对BiFeO_3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第58-60页 |
4.2.2 反应温度对BiFeO_3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第60-65页 |
4.2.3 KOH浓度对BiFeO_3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第65-69页 |
4.2.4 表面活性剂对BiFeO_3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第69-71页 |
4.2.5 Bi Fe O_3半导体光催化性能改性 | 第71-75页 |
4.3 Bi_2Fe_4O_9的制备及其组织结构表征 | 第75-85页 |
4.3.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Bi_2Fe_4O_9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第76-83页 |
4.3.2 Bi_2Fe_4O_9表面覆积Ag纳米颗粒组织表征 | 第83-85页 |
4.4 Bi_(25)Fe O_(40)的制备及其组织结构表征 | 第85-90页 |
4.4.1 反应温度对Bi_(25)FeO_(40)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第85-87页 |
4.4.2 反应时间对Bi_(25)FeO_(40)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第87-89页 |
4.4.3 Bi_(25)Fe O_(40)表面覆积Ag纳米颗粒组织表征 | 第89-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铁酸铋系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第91-101页 |
5.1 引言 | 第91页 |
5.2 BiFeO_3的光吸收及光催化性能 | 第91-93页 |
5.2.1 BiFeO_3的光吸收性质 | 第91-92页 |
5.2.2 BiFeO_3的光催化性能 | 第92-93页 |
5.2.3 表面覆积Ag纳米颗粒的BiFeO_3光催化性能 | 第93页 |
5.3 Bi_2Fe_4O_9的光吸收及光催化性能 | 第93-98页 |
5.3.1 Bi_2Fe_4O_9纳米材料的光吸收性质 | 第93-96页 |
5.3.2 Bi_2Fe_4O_9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第96-97页 |
5.3.3 表面覆积Ag纳米颗粒的Bi_2Fe_4O_9光催化性能 | 第97-98页 |
5.4 Bi_(25)Fe O_(40)的光吸收及光催化性能 | 第98-100页 |
5.4.1 纯相Bi_(25)FeO_(40)的光学性质 | 第98-99页 |
5.4.2 表面覆积Ag纳米颗粒的Bi_(25)FeO_(40)光催化性能 | 第99-10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