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9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一) STEM教育 | 第9-10页 |
(二)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 第10页 |
(三) 行动研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STEM实践之路 | 第13-57页 |
一、课程的设计与预备 | 第13-26页 |
(一) “无课标”的STEM课程设计 | 第13-16页 |
(二) 自主拟制STEM“课程标准” | 第16-24页 |
(三) “招贤纳士”—谁会成为第一批STEM玩家 | 第24-26页 |
二、迭代更新的课程,渐入佳境的课堂 | 第26-50页 |
(一) 第一轮教学 | 第28-37页 |
(二) 第一次课反思 | 第37-38页 |
(三) 第一次课访谈(教学评价) | 第38-40页 |
(四) 从访谈结果反思课程设计 | 第40-41页 |
(五) 教学设计改进 | 第41-43页 |
(六) 第二次课访谈(教学评价及模型分析) | 第43-49页 |
(七) 案例总结 | 第49-50页 |
三、STEM校本课程设计中学科融合思路 | 第50-57页 |
(一) S—特色资源来助阵,亲历探究的孩子不一般 | 第50-51页 |
(二) T、E—可以缺少技术含量,但不能缺少技术试验和工程试验 | 第51-54页 |
(三) M—数学是科学和技术探究有力的工具 | 第54页 |
(四) A—融合艺术和社会生活的STEM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 第54-57页 |
第三章 STEM教育带来的改变 | 第57-61页 |
一、学生的成长 | 第57-59页 |
(一) 从不习惯探究到乐于探究——思维发展 | 第57-58页 |
(二) 从不会动手到操作熟练——技能发展 | 第58-59页 |
二、教师专业的成长 | 第59-61页 |
(一) 探索者的归位 | 第59页 |
(二)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 第59-60页 |
(三) 职业信念的养成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第61-63页 |
一、结论 | 第61页 |
二、反思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附录一 (《好玩的撒尿娃娃》案例第一轮课程个案访谈) | 第64-68页 |
附录二 (《好玩的撒尿娃娃》案例第二轮课程个案访谈) | 第68-74页 |
附录三 (学生对课程的态度个案访谈)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