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模型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绪论 | 第9-10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2.1 网络安全态势值 | 第13页 |
2.2 态势评估技术 | 第13-15页 |
2.2.1 指标体系的分类 | 第13-14页 |
2.2.2 评估方法的分类研究 | 第14-15页 |
2.3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 | 第15-17页 |
2.3.1 基于数据融合的态势评估模型 | 第15-17页 |
2.3.2 大规模网络态势评估模型 | 第17页 |
2.4 云模型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4.1 云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2.4.2 云的数字特征 | 第18-19页 |
2.4.3 云发生器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指标体系 | 第21-30页 |
3.1 构建态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1页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1-29页 |
3.2.1 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第22-23页 |
3.2.2 传输服务维指标 | 第23页 |
3.2.3 资产维指标 | 第23-25页 |
3.2.4 脆弱维指标 | 第25-26页 |
3.2.5 安全事件维指标 | 第26-28页 |
3.2.6 物理设备维指标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云模型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 | 第30-44页 |
4.1 基于云模型的态势评估模型框架 | 第30-31页 |
4.2 指标标准化与权重计算方法 | 第31-39页 |
4.2.1 指标分类 | 第31-32页 |
4.2.2 指标的标准化 | 第32-34页 |
4.2.3 指标权重计算 | 第34-39页 |
4.3 基于云模型的安全态势计算方法 | 第39-43页 |
4.3.1 基于云模型的网络安全态势计算流程 | 第39-40页 |
4.3.2 基于云模型的态势计算方法 | 第40-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的实现与验证 | 第44-62页 |
5.1 态势评估实验平台的设计思路 | 第44-48页 |
5.1.1 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44-45页 |
5.1.2 实验平台的架构设计 | 第45-46页 |
5.1.3 实验平台的工作流程设计 | 第46-48页 |
5.2 态势评估实验平台实现 | 第48-50页 |
5.2.1 指标体系确定模块 | 第48页 |
5.2.2 原始数据收集模块 | 第48-49页 |
5.2.3 态势计算模块 | 第49-50页 |
5.3 仿真与测试 | 第50-60页 |
5.3.1 实验数据的选择 | 第50-51页 |
5.3.2 指标标准化与权重计算 | 第51-55页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2-6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