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双塔高层结构的定义及发展 | 第9-11页 |
1.2.1 大底盘双塔结构的定义 | 第9-10页 |
1.2.2 大底盘双塔结构的分类 | 第10-11页 |
1.3 双塔高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分析模型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动力特性、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3 抗震试验研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2 双塔高层结构常用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19-25页 |
2.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 第19-22页 |
2.1.1 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2.1.2 地震作用 | 第21-22页 |
2.2 时程分析法 | 第22-23页 |
2.3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23-24页 |
2.3.1 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3页 |
2.3.2 Pushover法的假定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大底盘非对称双塔结构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 第25-47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5页 |
3.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5-28页 |
3.2.1 模型及单元的选取 | 第25-26页 |
3.2.2 质量源的定义 | 第26-28页 |
3.3 单、双塔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28-33页 |
3.3.1 单、双塔结构周期及振型的比较 | 第28-33页 |
3.4 单、双塔结构的反应谱分析 | 第33-38页 |
3.4.1 我国规范关于反应谱法的规定 | 第33页 |
3.4.2 振型数的选取 | 第33-34页 |
3.4.3 X、Y向地震作用下单、双塔结构的地震反应特点 | 第34-38页 |
3.5 双塔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第38-44页 |
3.5.1 我国规范关于时程分析法的规定 | 第38页 |
3.5.2 大底盘非对称双塔结构在X向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反应 | 第38-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4 底盘刚度的变化对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 | 第47-55页 |
4.1 底盘层高的变化对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 | 第47-49页 |
4.2 底盘层数的变化对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 | 第49-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5 塔楼层数的变化对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 | 第55-63页 |
5.1 右塔层数变化对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 | 第55-58页 |
5.2 左塔层数变化对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 | 第58-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6 大底盘非对称双塔结构的Pushover分析 | 第63-75页 |
6.1 Pushover分析在SAP2000中的实现 | 第63-66页 |
6.2 Pushover分析结果 | 第66-74页 |
6.2.1 结构的性能点 | 第66-68页 |
6.2.2 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 | 第68-69页 |
6.2.3 塑性铰发展情况分析 | 第69-72页 |
6.2.4 剪力墙受力情况分析 | 第72-7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7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