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0页 |
1. 课题缘起 | 第7页 |
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7-8页 |
3. 研究方法及特色 | 第8-10页 |
第1章 河南筝乐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代表流派 | 第10-20页 |
1.1 河南筝曲的历史发展 | 第10-12页 |
1.1.1 河南筝乐与明清小曲 | 第10-11页 |
1.1.2 河南筝与大调曲子的关系 | 第11-12页 |
1.2 河南筝派的重要支系 | 第12-20页 |
1.2.1 曹东扶对板头曲的贡献 | 第12-17页 |
1.2.2 任清芝与小调曲子 | 第17-18页 |
1.2.3 省吾与河南筝的传播 | 第18-20页 |
第2章 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的地方性风格的影响 | 第20-24页 |
2.1 汉族语言与音乐的关系 | 第20-21页 |
2.2 河南方言对河南筝乐地方性风格的影响 | 第21-24页 |
2.2.1 河南方言的字调与语调对筝乐旋律的制约作用 | 第21-23页 |
2.2.2 大调曲子旋律对河南筝曲旋律的影响 | 第23-24页 |
第3章 特殊的演奏技巧对河南筝地方性风格的影响 | 第24-31页 |
3.1 大指在河南筝曲中的运用 | 第25-27页 |
3.2 “以韵补声”—左手丰富的表现技巧 | 第27-29页 |
3.3 大指在“摇指”当中的运用 | 第29页 |
3.4 其他指法的运用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