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1.2.1 国内外导航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卫星导航系统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第16-17页 |
1.2.3 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第17-18页 |
1.3 章节安排 | 第18-21页 |
第2章 北斗导航信号概述及其抗干扰技术 | 第21-29页 |
2.1 北斗导航信号 | 第22-24页 |
2.1.1 北斗B1频点信号结构 | 第22页 |
2.1.2 北斗B1频点信号的相关特性 | 第22-23页 |
2.1.3 北斗B1频点测距码 | 第23-24页 |
2.1.4 导航电文 | 第24页 |
2.2 常见抗干扰方法 | 第24-26页 |
2.2.1 时域滤波技术 | 第24-25页 |
2.2.2 空域滤波技术 | 第25-26页 |
2.2.3 空域-时域联合滤波技术 | 第26页 |
2.3 不同抗干扰滤波技术的性能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北斗导航系统空域-时域联合抗干扰算法原理 | 第29-63页 |
3.1 阵列自适应信号处理理论 | 第29-34页 |
3.1.1 阵列模型分析 | 第30-33页 |
3.1.2 阵列设计 | 第33-34页 |
3.2 空域自适应滤波 | 第34-36页 |
3.3 最优化准则 | 第36-41页 |
3.3.1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 | 第36-38页 |
3.3.2 最大信干比准则(MaxSIR) | 第38页 |
3.3.3 最小二乘准则(LS) | 第38-40页 |
3.3.4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LCMV) | 第40-41页 |
3.4 自适应滤波算法 | 第41-51页 |
3.4.1 最陡下降算法(SDM) | 第42-43页 |
3.4.2 最小均方(LMS)算法 | 第43-45页 |
3.4.3 比较SDM和LMS算法的性能 | 第45-48页 |
3.4.4 基于功率倒置的自适应算法 | 第48-51页 |
3.5 空时二维联合抗干扰处理模型 | 第51-53页 |
3.6 空时二维联合抗干扰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53-62页 |
3.6.1 纯时域的滤波仿真 | 第53-55页 |
3.6.2 纯空域和空时域性能仿真对比 | 第55-57页 |
3.6.3 空时滤波不同阵元数和不同时间抽头数仿真对比 | 第57-60页 |
3.6.4 干扰来波方向的仿真分析 | 第60-61页 |
3.6.5 抗干扰自由度的分析 | 第61-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算法的FPGA实现 | 第63-83页 |
4.1 总体框图设计 | 第63-66页 |
4.1.1 抗干扰天线实验平台 | 第64-65页 |
4.1.2 抗干扰处理的模块框图 | 第65-66页 |
4.2 FPGA中PLL的实现 | 第66-68页 |
4.2.1 PLL的IP核设计 | 第66-68页 |
4.2.2 PLL的仿真分析 | 第68页 |
4.3 四路通道AD采样 | 第68-70页 |
4.4 数字下变频 | 第70-76页 |
4.4.1 FPGA中NCO的实现 | 第70-73页 |
4.4.2 FPGA中混频器的配置 | 第73页 |
4.4.3 FPGA中低通滤波器的配置 | 第73-76页 |
4.5 权值的迭代模块 | 第76-79页 |
4.5.1 协方差矩阵的计算 | 第76-77页 |
4.5.2 权值迭代 | 第77-79页 |
4.6 实验结果 | 第79-8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