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荧光产生原理 | 第11页 |
1.3 荧光分子探针 | 第11-14页 |
1.3.1 荧光探针的结构及其对荧光信号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2 荧光探针设计原理 | 第12-14页 |
1.4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和应用 | 第14-20页 |
1.4.1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 第14-15页 |
1.4.2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 | 第15-16页 |
1.4.3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PET) | 第16-18页 |
1.4.4 单体/激基缔合物(Excimer/Exciplex) | 第18-19页 |
1.4.5 激发态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Transfer, ESIPT) | 第19-20页 |
1.5 本文构思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新型比率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Cys/HCys的检测 | 第23-33页 |
2.1 前言 | 第23-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2.2.2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2页 |
2.3.1 光谱性质的研究 | 第26-27页 |
2.3.2 探针的响应机理 | 第27-28页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8-30页 |
2.3.4 探针应用性考察 | 第30-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HBT类比率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水合肼的检测 | 第33-43页 |
3.1 前言 | 第33-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3.2.2 探针的合成过程讨论与表征 | 第35-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3.3.1 光谱性质研究 | 第37页 |
3.3.2 响应机理探索 | 第37-38页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8-39页 |
3.3.4 探针应用性考察 | 第39-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萘酰酐类探针的合成及对硝基还原酶的检测 | 第43-55页 |
4.1 前言 | 第43-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4.2.1 仪器和试剂 | 第46-47页 |
4.2.2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 第47-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4.3.1 探针光谱性质的研究 | 第49页 |
4.3.2 探针的响应机理 | 第49-50页 |
4.3.3 探针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0-51页 |
4.3.4 探针应用性考察 | 第51-53页 |
4.4 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