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钻探工程论文

联接方式对太空超声取样钻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地外太空取样钻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0-12页
        1.2.1 苏联Luna 24 月壤采样装置第10-11页
        1.2.2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车第11页
        1.2.3 中国“玉兔”号月球探测车第11-12页
    1.3 超声取样钻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2-20页
        1.3.1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对超声取样钻的研究第12-15页
        1.3.2 德国对超声取样钻的研究第15-18页
        1.3.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超声取样钻的研究第18-19页
        1.3.4 哈尔滨工业大学对超声取样钻的研究第19页
        1.3.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超声取样钻的研究第19-20页
        1.3.6 声波钻碎岩机理第20页
        1.3.7 存在问题第20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0-22页
    1.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2章 螺纹式超声取样钻设计第23-46页
    2.1 超声取样钻结构第23页
    2.2 超声取样钻共振原理第23-26页
    2.3 超声换能器机电等效网络类比第26-39页
        2.3.1 压电陶瓷第27-32页
        2.3.2 后盖板第32-34页
        2.3.3 变幅杆第34-37页
        2.3.4 预应力螺栓与自由质量第37-38页
        2.3.5 压电换能器机电等效图第38-39页
    2.4 超声换能器设计第39-41页
    2.5 钻杆设计第41-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超声取样钻动力学分析第46-58页
    3.1 超声取样钻模态分析第46-50页
        3.1.1 ANSYS分析理论第46-47页
        3.1.2 模态分析第47-50页
    3.2 超声取样钻谐响应分析第50-56页
        3.2.1 ANSYS谐响应分析理论第50页
        3.2.2 压电场谐响应分析第50-54页
        3.2.3 结构场谐响应分析第54-56页
    3.3 超声取样钻动力学分析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超声取样钻碎岩机理与实验第58-65页
    4.1 超声取样钻碎岩机理第58-60页
        4.1.1 碎岩机理概述第58-59页
        4.1.2 钻杆直径对超声取样钻碎岩性能影响第59-60页
    4.2 超声取样钻样机加工与装配第60-62页
    4.3 超声取样钻钻探实验第62-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第65页
    5.2 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1页
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现场检测的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及数据系统
下一篇: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