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学术意义 | 第9页 |
·实践意义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0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10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0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0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13-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合作社 | 第13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3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 | 第13-14页 |
·农民专业合作新型社员的特点 | 第14-15页 |
·新型社员素质不高 | 第14页 |
·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的工作区域在农村 | 第14页 |
·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 | 第14-15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页 |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5-16页 |
·学习型组织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国外专业合作社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国外合作社人力资源培育研究综述 | 第20页 |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国内农村人力资源培育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3 国外合作社社员培育的概况和启示 | 第25-29页 |
·国外合作社社员培育概况 | 第25-27页 |
·美国合作社社员培育 | 第25页 |
·韩国合作社社员培育 | 第25-26页 |
·丹麦合作社社员培育 | 第26页 |
·其他国家 | 第26-27页 |
·几点启示 | 第27-29页 |
·转变观念,增强培育合作社成员的意识 | 第27页 |
·统筹培育规划,明确培育目标 | 第27页 |
·合理引导社会资源方向,健全培育体系 | 第27页 |
·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育方式 | 第27-29页 |
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社员的现状 | 第29-35页 |
·新型社员素质现状 | 第29-31页 |
·专业知识不足 | 第30页 |
·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 第30页 |
·社会关系欠缺 | 第30页 |
·团队协作精神不强 | 第30-31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的培育现状 | 第31-35页 |
·调研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合作社社员对培育的需求 | 第32-35页 |
5 制约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素质提高的原因分析 | 第35-41页 |
·新型社员的培育愿望不强烈 | 第35-36页 |
·制度供给不足 | 第36-38页 |
·政策法规缺乏,立法扶持欠缺 | 第36页 |
·培训缺乏统筹规划 | 第36-37页 |
·宣传不够,引导不足 | 第37-38页 |
·经费供给不足,激励不到位 | 第38页 |
·缺乏科学的培训体系 | 第38-40页 |
·师资力质量不高、水平不足 | 第39-40页 |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 第40页 |
·人才交流不足导致素质难以提高 | 第40-41页 |
6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社员的有利条件 | 第41-44页 |
·适应社员需求,激发培育热情 | 第41页 |
·优良的培育资源 | 第41-42页 |
·有效的培育效果 | 第42-44页 |
·增强民主意识 | 第42页 |
·增强诚信意识 | 第42-43页 |
·增强合作意识 | 第43-44页 |
7 提升培育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成效的探索对策 | 第44-49页 |
·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社员的政策法规 | 第44页 |
·加大培育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的扶持力度 | 第44-45页 |
·加大培育合作社新型社员的资金支持 | 第44-45页 |
·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制 | 第45页 |
·加大宣传力度,创建良好的培育环境 | 第45页 |
·有效配置培育资源,强化合作社新型社员的培训效果 | 第45-46页 |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 第45-46页 |
·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 第46页 |
·拓展专业合作社社员培育方式 | 第46-48页 |
·建立合作社社员与相关部门互相合作的交流机制 | 第46-47页 |
·整合培育机构,形成统一培育实体 | 第47页 |
·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 | 第47页 |
·完善合作社人才引进,提高社员综合素质 | 第47-48页 |
·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A. 问卷调查表 | 第52-57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7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