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0-14页 |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概述 | 第14-22页 |
| 第一节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 第14-18页 |
| 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 | 第14页 |
| 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 | 第14-17页 |
| 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原则 | 第18-19页 |
| 一、适度监管原则 | 第18页 |
| 二、依法监管原则 | 第18-19页 |
| 三、投资者保护原则 | 第19页 |
| 第三节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体制 | 第19-20页 |
| 一、自律型监管体制 | 第19页 |
| 二、政府型监管体制 | 第19-20页 |
| 三、折中型监管体制 | 第20页 |
| 第四节 加强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重要性 | 第20-22页 |
| 一、控制证券市场风险 | 第20-21页 |
| 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第21页 |
| 三、促进金融业发展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现状及问题 | 第22-30页 |
| 第一节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现状 | 第22-27页 |
| 一、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现行法律制度 | 第22-26页 |
| 二、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现行机构体系 | 第26-27页 |
| 第二节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问题 | 第27-30页 |
| 一、监管部门不统一 | 第27-28页 |
| 二、监管目标不明确 | 第28页 |
| 三、监管对象不规范 | 第28页 |
| 四、监管路径不健全 | 第28-29页 |
| 五、法律责任不完善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发达国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考察 | 第30-43页 |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 | 第30-39页 |
| 一、美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 | 第30-34页 |
| 二、英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 | 第34-36页 |
| 三、德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 | 第36-38页 |
| 四、日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 | 第38-39页 |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评析 | 第39-43页 |
| 一、发达国家监管制度的共性 | 第39-41页 |
| 二、发达国家监管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43-53页 |
| 第一节 加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基本思路 | 第43-46页 |
| 一、统一监管部门 | 第43-44页 |
| 二、明确监管目标 | 第44页 |
| 三、规范监管对象 | 第44-45页 |
| 四、健全监管路径 | 第45-46页 |
| 第二节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的具体设计 | 第46-53页 |
| 一、投资者准入制度 | 第46-48页 |
| 二、管理者准入制度 | 第48-50页 |
| 三、信息披露制度 | 第50-51页 |
| 四、法律责任制度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