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 1.2.1 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子 | 第13-16页 |
| 1.2.2 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第16-20页 |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21-22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1.4.2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 2.1 太平湖概况 | 第22页 |
| 2.2 采样点布设和采样时间 | 第22-23页 |
| 2.2.1 采样点布设 | 第22-23页 |
| 2.2.2 采样时间 | 第23页 |
| 2.3 采样与测定 | 第23-25页 |
| 2.3.1 理化指标 | 第23-24页 |
| 2.3.2 初级生产力 | 第24页 |
| 2.3.3 生产力的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 2.3.4 叶绿素a(Chl a) | 第25页 |
| 2.4 太平湖营养状态评价方法 | 第25-27页 |
| 2.4.1 叶绿素a法 | 第26页 |
| 2.4.2 水柱毛初级生产力法(水柱Pg) | 第26-27页 |
| 第3章 太平湖的初级生产力、呼吸量及P/R | 第27-30页 |
| 3.1 太平湖浮游植物的水柱初级生产力、呼吸量及P/R | 第27-28页 |
| 3.2 太平湖浮游植物各层的初级生产力、呼吸量及P/R | 第28-30页 |
| 第4章 初级生产力、呼吸量及P/R的时间动态 | 第30-37页 |
| 4.1 水柱毛初级生产力、呼吸量及P/R的时间动态 | 第30-32页 |
| 4.2 太平湖各层初级生产力、呼吸量及P/R的时间动态 | 第32-37页 |
| 4.2.1 太平湖各层毛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动态 | 第32-33页 |
| 4.2.2 太平湖各层呼吸量的时间动态 | 第33-34页 |
| 4.2.3 太平湖各层净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动态 | 第34-35页 |
| 4.2.4 太平湖各层P/R的时间动态 | 第35-37页 |
| 第5章 初级生产力、呼吸量及P/R的水平分布 | 第37-41页 |
| 5.1 水柱毛初级生产力、呼吸量及P/R的水平分布 | 第37-38页 |
| 5.2 太平湖各层初级生产力、呼吸量及P/R的水平分布 | 第38-41页 |
| 5.2.1 太平湖各层毛初级生产力的水平分布 | 第38-39页 |
| 5.2.2 太平湖各层呼吸量的水平分布 | 第39-40页 |
| 5.2.3 太平湖各层净初级生产力的水平分布 | 第40-41页 |
| 第6章 太平湖的环境因子 | 第41-45页 |
| 6.1 理化因子的时空变化 | 第41-42页 |
| 6.1.1 时间变化 | 第41-42页 |
| 6.1.2 空间变化 | 第42页 |
| 6.2 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 | 第42-45页 |
| 6.2.1 叶绿素a的时间变化 | 第43页 |
| 6.2.2 叶绿素a的水平变化 | 第43-45页 |
| 第7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5-53页 |
| 7.1 初级生产力与水温 | 第45-46页 |
| 7.2 初级生产力与叶绿素a | 第46-48页 |
| 7.3 太平湖的营养状态评价 | 第48-50页 |
| 7.4 太平湖渔产潜力 | 第50页 |
| 7.5 太平湖毛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及与其他水库的比较 | 第50-53页 |
| 第8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