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研究前言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2.1 文献研究法 | 第8页 |
1.2.2 调查问卷法 | 第8页 |
1.2.3 实验研究法 | 第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1.3.1 国外数学创造力的研究 | 第8-10页 |
1.3.2 国内数学创造力的研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2.1.1 创造力 | 第12页 |
2.1.2 数学创造力 | 第12-13页 |
2.2 初中生数学创造力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3-14页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4页 |
2.2.3 创造学理论 | 第14-15页 |
2.2.4 弗莱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 第15-16页 |
第三章 中学教师对数学创造力认识的现状调查与提出猜想 | 第16-26页 |
3.1 中学教师对数学创造力认识的现状调查 | 第16-22页 |
3.1.1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 第16页 |
3.1.2 研究工具 | 第16-17页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7-19页 |
3.1.4 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9-22页 |
3.2 提出猜想 | 第22-26页 |
3.2.1 有助于数学创造的数学课堂文化 | 第22-23页 |
3.2.2 有助于数学创造的教学方法 | 第23页 |
3.2.3 通过解题来提高数学创造 | 第23-26页 |
第四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26-33页 |
4.1 实验 | 第26-32页 |
4.1.1 实验对象 | 第26页 |
4.1.2 实验时间 | 第26页 |
4.1.3 实验工具 | 第26-27页 |
4.1.4 实验过程 | 第27-32页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五章 结论、进一步的建议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7-38页 |
附录 | 第38-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