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2-15页 |
1.3 太阳能、地热能目前的利用情况 | 第15-17页 |
1.4 沈阳市太阳能利用的发展及现状 | 第17-19页 |
1.4.1 沈阳市发展太阳能的自然条件 | 第17-19页 |
1.4.2 沈阳市太阳能的应用情况 | 第19页 |
1.5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5.1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的理论基础 | 第21-33页 |
2.1 太阳能集热器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1 太阳能集热器的种类与优缺点 | 第21-22页 |
2.1.2 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1.3 辐射量计算 | 第23-25页 |
2.1.4 太阳保证率的计算 | 第25-26页 |
2.1.5 水箱的选择 | 第26页 |
2.2 土壤源热泵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2.2.1 埋管换热器种类与优缺点 | 第26-27页 |
2.2.2 埋管换热器传热介质 | 第27页 |
2.2.3 埋管换热器传热计算 | 第27-29页 |
2.3 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的物理模型 | 第29-32页 |
2.3.1 建筑模型 | 第29-30页 |
2.3.2 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的模型及参数设定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33-37页 |
3.1 夏季制冷工况系统运行模式 | 第33页 |
3.2 冬季联合供暖工况下系统运行模式 | 第33-35页 |
3.3 冬季交替供暖工况下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的模拟 | 第37-49页 |
4.1 Matlab简介 | 第37-38页 |
4.2 联合供暖系统模型的简化 | 第38-39页 |
4.3 联合供暖系统热泵机组模型建立 | 第39-44页 |
4.3.1 地源热泵系统中埋管换热器模拟方法 | 第41页 |
4.3.2 联合供暖系统埋管换热器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4.3.3 联合供暖系统太阳能集热器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4.4 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不同运行工况模型建立 | 第44-47页 |
4.4.1 串联运行模式Ⅰ | 第44-45页 |
4.4.2 串联运行模式Ⅱ | 第45-46页 |
4.4.3 并联运行模式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模拟分析 | 第49-65页 |
5.1 联合供暖系统运行的动态分析 | 第49-51页 |
5.2 串联模式下不同串联顺序对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 | 第51-55页 |
5.3 并联模式下不同分流比例对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 | 第55-61页 |
5.4 串联、并联运行模式对比分析 | 第61-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