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 ·学生体质健康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 第9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存在质量问题 | 第9-10页 |
|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管理的研究存在不足 | 第10-11页 |
|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供了研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的新视角 | 第11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3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 ·访谈法 | 第13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3-14页 |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发展及其质量管理 | 第14-16页 |
|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 第14页 |
|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质量管理 | 第15-16页 |
| ·国外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管理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17-21页 |
|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 第17-19页 |
| ·全面质量管理 | 第19-21页 |
| 第四章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分析 | 第21-40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总述 | 第21-22页 |
| ·检测人员——人的因素 | 第22-27页 |
| ·检测人员构成及其认知 | 第22-24页 |
| ·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及培训 | 第24-26页 |
| ·服务质量及评价 | 第26-27页 |
| ·被测学生——材料因素 | 第27-30页 |
| ·学生对体测的认知 | 第27-28页 |
| ·学生在体测中的表现 | 第28-30页 |
| ·测试仪器——机器因素 | 第30-32页 |
| ·测试方法——方法因素 | 第32-35页 |
| ·测试前准备工作 | 第32-33页 |
| ·测试过程组织 | 第33-34页 |
| ·反馈评价 | 第34-35页 |
| ·测试环境——环境因素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40页 |
| 第五章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全面质量管理 | 第40-51页 |
| ·质量方针 | 第40-41页 |
| ·以人为本 | 第40页 |
| ·科学规范 | 第40-41页 |
| ·简约实用 | 第41页 |
| ·持续提高 | 第41页 |
| ·质量管理思路 | 第41-42页 |
| ·质量目标 | 第42-43页 |
| ·质量管理原则 | 第43-45页 |
|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 第43-44页 |
| ·领导作用原则 | 第44页 |
| ·全员参与原则 | 第44-45页 |
| ·过程方法原则 | 第45页 |
| ·持续改进原则 | 第45页 |
|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第45页 |
| ·质量管理组织 | 第45-46页 |
| ·质量管理文件 | 第46-47页 |
| ·质量管理评估 | 第47-48页 |
| ·质量管理程序——PDCA 循环 | 第48-49页 |
| ·质量文化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页 |
| ·上海市高校未全部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第51页 |
| ·影响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和机器 | 第51页 |
| ·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及服务态度与被测学生满意度成正相关 | 第51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对体质健康监测认识水平不高 | 第51页 |
| ·在体质健康测试中,学生在不同项目中努力程度不同 | 第51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和体育教师中有四成左右认为在其参与的测试中检测仪器的准确性不高 | 第51页 |
| ·测试反馈环节缺失 | 第51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管理的质量方针为以人为本、科学规范、简约实用、持续提高 | 第51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管理的六项质量原则为:以“顾客”为 关注焦点的原则、领导作用原则、全员参与原则、过程方法原则和持续改进原则。 | 第51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可按照“一个基础两个中心的模式” | 第51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管理文件分为三个层次,质量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第51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管理科学工作程序是PDCA | 第51页 |
| ·建议 | 第51-53页 |
| ·上海市各高校应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第51页 |
| ·上海市各高校均应成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主抓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 第51-52页 |
| ·从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抓起,把质量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 | 第52页 |
| ·提高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仪器的准入门槛,严把测试仪器引进质量关,完善仪器维护、维修工作规范 | 第52页 |
| ·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监测的认识,打通体质测试成绩与体育课成绩关联平台,激励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中努力发挥个人最佳水平 | 第52页 |
| ·负责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各级领导和所有检测人员都应明确字质量管理方针并遵守六项质量管理原则 | 第52页 |
| ·参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的内涵,突显为“顾客”服务的工作理念 | 第52页 |
| ·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应遵守 PDCA 质量环的科学工作程序,规范三个层次的质量管理文件,定期开展两个方面的质量管理评估 | 第52页 |
| ·完善测试反馈环节,提供详尽的体质健康报告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一 | 第56-58页 |
| 附录二 | 第58-60页 |
| 附录三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