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视角下商业外观保护机制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第二节 现有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商业外观如何保护 | 第10-11页 |
二、商业外观得受法律保护的条件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商业外观权益概述 | 第15-22页 |
第一节 现有观念的偏颇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商业外观彰显的权益应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第18-21页 |
一、立法的考察 | 第18-19页 |
二、商业外观特点及其保护路径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一定的知名度是商业外观权益受保护的基础 | 第22-31页 |
第一节 知名度是商业外观权益生成性要件 | 第22-24页 |
第二节 知名度的证明 | 第24-30页 |
一、立法解释及评析 | 第24-25页 |
二、行政规章的认定标准及评析 | 第25-26页 |
三、司法机关的认定标准及评析 | 第26-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显著性是商业外观得受保护的内在要求 | 第31-41页 |
第一节 我国法律规范中的“特有”相当于“显著性”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美国司法实践中商业外观“显著性”判断 | 第32-39页 |
一、“显著性”标准概述 | 第32-33页 |
二、不同时期的“显著性”判断标准 | 第33-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非功能性要求限定商业外观的保护范围 | 第41-48页 |
第一节 美国司法实践的分歧与统一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功能性问题的判断 | 第42-46页 |
一、非功能性要求的合理性 | 第43页 |
二、典型的功能性判定方法 | 第43-45页 |
三、实用功能性与美学功能性之争 | 第45-46页 |
第三节 非功能性限定与获得显著性的关系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路径分析 | 第48-55页 |
第一节 司法审判中的注意事项及分析思路 | 第48-52页 |
一、明晰知名度与显著性的关系 | 第48-50页 |
二、合理适用非功能性限定 | 第50-51页 |
三、审查商业外观权益的考量因素 | 第51-52页 |
第二节 维权过程中的有益指引 | 第52-54页 |
一、合理确定己方商业外观的构成要素 | 第52-53页 |
二、恰当证明商业外观权益得受保护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