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砂土液化特性 | 第10-13页 |
1.2.1 砂土液化的定义 | 第10页 |
1.2.2 砂土液化的机理 | 第10-11页 |
1.2.3 砂土液化的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1.2.4 液化土处理方法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砂土液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4 桩体加固液化土的研究 | 第17-19页 |
1.4.1 碎石桩加固液化土 | 第17页 |
1.4.2 钢管桩加固液化土 | 第17-18页 |
1.4.3 水泥土桩加固液化土 | 第18页 |
1.4.4 复合桩加固液化土 | 第18-19页 |
1.5 振动台试验在砂土液化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试验设备简介 | 第23-31页 |
2.1 试验设备系统 | 第23页 |
2.2 振动台 | 第23-24页 |
2.3 振动台试验参数的设计 | 第24-28页 |
2.3.1 地震模拟信号的确定 | 第24-27页 |
2.3.2 试验模型参数计算 | 第27-28页 |
2.4 试验施加荷载的确定 | 第28-29页 |
2.5 试验传感器的类型和参数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试验模型准备 | 第31-41页 |
3.1 模型箱 | 第31-32页 |
3.1.1 模型箱的类别 | 第31页 |
3.1.2 模型箱的制作 | 第31-32页 |
3.1.3 模型箱边界处理 | 第32页 |
3.2 试验用砂 | 第32-34页 |
3.2.1 试验土的选取 | 第32-33页 |
3.2.2 碎石材料 | 第33-34页 |
3.3 试验桩体制作 | 第34-35页 |
3.3.1 钢管桩制备 | 第34页 |
3.3.2 碎石桩制作 | 第34-35页 |
3.4 试验模型 | 第35-36页 |
3.5 试验模型制备 | 第36-39页 |
3.5.1 桩体加固地基模型的制备 | 第36-37页 |
3.5.2 碎石桩加固地基模型制备 | 第37-38页 |
3.5.3 碎石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地基模型(不同布桩形式)制备 | 第38-39页 |
3.6 试验设备调试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1-91页 |
4.1 碎石桩加固模型 | 第41-57页 |
4.1.1 竖向加载 6kg | 第41-49页 |
4.1.2 竖向加载 9kg | 第49-57页 |
4.2 碎石桩与钢管桩对角布置复合加固 | 第57-73页 |
4.2.1 竖向加载 6kg | 第57-65页 |
4.2.2 竖向加载 9kg | 第65-73页 |
4.3 碎石桩与钢管桩对面布置复合加固 | 第73-89页 |
4.3.1 竖向加载 6kg | 第73-81页 |
4.3.2 竖向加载 9kg | 第81-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实验数据综合分析 | 第91-103页 |
5.1 不同加固模式的孔隙水压力变化 | 第91-92页 |
5.2 加速度的综合分析 | 第92-97页 |
5.2.1 三种加固模式中不同上部荷载和不同密实度对加速度的影响分析 | 第92-94页 |
5.2.2 相同密实度不同上部荷载作用下三种模型加速度分析 | 第94-96页 |
5.2.3 相同上部荷载不同密实度下三种模型加速度分析 | 第96-97页 |
5.3 土压力的综合分析 | 第97-101页 |
5.3.1 三种加固模式中不同上部荷载和不同密实度对土压力的影响分析 | 第97-99页 |
5.3.2 相同密实度不同上部荷载作用下三种模型土压力分析 | 第99-100页 |
5.3.3 相同上部荷载不同密实度下三种模型土压力分析 | 第100-10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试验结论和展望 | 第103-105页 |
6.1 结论 | 第103-104页 |
6.2 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