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综述 | 第12-14页 |
1.2.1 能源桑基图 | 第12-13页 |
1.2.2 LMDI分解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区域能源分配图的程式化绘制方法 | 第16-29页 |
2.1 原始数据 | 第16-19页 |
2.2 《中国能源平衡表》的再平衡 | 第19-20页 |
2.3 一次能源转化系数及含煤系数的计算 | 第20-23页 |
2.4 PEQ及CBPEQ的计算 | 第23-24页 |
2.5 中国能源分配图及煤炭分配图绘制结果 | 第24-27页 |
2.6 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中国煤炭消费分解方法及案例分析 | 第29-54页 |
3.1 2001年、2006年及2011年的中国煤炭分配图 | 第29-35页 |
3.2 能源分配图与LMDI分解分析方法的结合 | 第35-40页 |
3.3 数据来源 | 第40-42页 |
3.4 LMDI分解结果及分析 | 第42-52页 |
3.4.1 人口 | 第43-44页 |
3.4.2 人均GDP | 第44-45页 |
3.4.3 产业结构及能源强度 | 第45-46页 |
3.4.4 终端能源品种结构 | 第46-47页 |
3.4.5 能源转化效率及终端燃烧效率 | 第47-48页 |
3.4.6 能源供应结构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7 驱动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第49-52页 |
3.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京津冀区域能源消费分解方法及案例分析 | 第54-82页 |
4.1 京、津、冀能源分配图 | 第55-67页 |
4.1.1 原始数据 | 第55-56页 |
4.1.2 能源平衡表的再平衡 | 第56页 |
4.1.3 一次能源转化系数及一次能源量的计算 | 第56-57页 |
4.1.4 终端用能的数据处理 | 第57-62页 |
4.1.5 能源分配图绘制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4.2 LMDI分解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67-71页 |
4.2.1 全产业能源消费增长的LMDI分解 | 第68-69页 |
4.2.2 生活能源消费增长的LMDI分解 | 第69-71页 |
4.3 全产业能源消费LMDI分解结果及分析 | 第71-78页 |
4.3.1 人口 | 第72-73页 |
4.3.2 人均区域生产总值 | 第73-74页 |
4.3.3 产业结构及能源强度 | 第74-77页 |
4.3.4 能源品种 | 第77页 |
4.3.5 一次能源转化系数 | 第77-78页 |
4.4 生活能源消费LMDI分解结果及分析 | 第78-80页 |
4.5 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2-86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82-83页 |
5.2 研究亮点 | 第83-84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