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性能优化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1.1.2 课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1.4 论文组织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Linux文件系统原理 | 第14-26页 |
| 2.1 文件和文件系统 | 第14-16页 |
| 2.1.1 文件 | 第14-15页 |
| 2.1.2 文件系统 | 第15-16页 |
| 2.2 Linux文件系统简介 | 第16-17页 |
| 2.3 虚拟文件系统 | 第17-21页 |
| 2.3.1 VFS与实际文件系统的关系 | 第18页 |
| 2.3.2 VFS的数据结构 | 第18-20页 |
| 2.3.3 文件系统的注册 | 第20-21页 |
| 2.3.4 文件系统的安装 | 第21页 |
| 2.4 EXT2文件系统 | 第21-26页 |
| 2.4.1 磁盘数据结构 | 第22-24页 |
| 2.4.2 EXT2的内存数据结构 | 第24-25页 |
| 2.4.3 EXT2的按名索取机制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Linux文件系统实现分析 | 第26-39页 |
| 3.1 VFS缓冲区机制 | 第26-32页 |
| 3.1.1 缓冲区构成 | 第26-28页 |
| 3.1.2 路径名查找 | 第28-32页 |
| 3.2 EXT2目录磁盘查找 | 第32-35页 |
| 3.2.1 重要数据结构 | 第32-33页 |
| 3.2.2 相关函数 | 第33-34页 |
| 3.2.3 目录查找分析 | 第34-35页 |
| 3.3 HTree目录索引机制 | 第35-39页 |
| 3.3.1 磁盘布局 | 第35-36页 |
| 3.3.2 查找机制 | 第36-38页 |
| 3.3.3 HTree分析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Linux文件系统的改进 | 第39-52页 |
| 4.1 内核编程 | 第39-42页 |
| 4.1.1 内核开发特点 | 第39-40页 |
| 4.1.2 Linux内核链表 | 第40-41页 |
| 4.1.3 内存分配 | 第41-42页 |
| 4.2 HCache总体设计 | 第42-44页 |
| 4.2.1 设计思想 | 第42-43页 |
| 4.2.2 层次关系 | 第43页 |
| 4.2.3 哈希函数 | 第43-44页 |
| 4.3 实现方案 | 第44-52页 |
| 4.3.1 数据结构设计 | 第44-46页 |
| 4.3.2 算法设计 | 第46-50页 |
| 4.3.3 理论分析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比较分析 | 第52-58页 |
| 5.1 内核编译 | 第52-53页 |
| 5.2 实验方案 | 第53-54页 |
| 5.2.1 实验目的 | 第53页 |
| 5.2.2 实验环境 | 第53页 |
| 5.2.3 实验内容 | 第53-54页 |
| 5.3 实验数据与结论 | 第54-58页 |
| 5.3.1 实验一数据与分析 | 第54-55页 |
| 5.3.2 实验二数据与分析 | 第55-56页 |
| 5.3.3 实验三数据与分析 | 第56-58页 |
| 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8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58-59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