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Linux下基于网络协议分析和窃取识别的网络取证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成果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成果第11-12页
    1.3 网络取证面临的难题第12-13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3页
    1.5 论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网络取证和数据挖掘第15-21页
    2.1 网络取证技术第15-17页
        2.1.1 基于入侵检测的网络取证第15-16页
        2.1.2 蜜阱取证技术第16页
        2.1.3 入侵容忍技术第16-17页
        2.1.4 Agent技术第17页
    2.2 网络数据的来源和特点第17-18页
    2.3 数据挖掘技术第18-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网络取证的总体设计第21-33页
    3.1 网络取证的研究方案第21页
    3.2 取证系统的总体设计第21-25页
    3.3 数据包的捕获第25-28页
        3.3.1 Libpcap工作原理第25-26页
        3.3.2 Libpcap捕获数据包第26-28页
    3.4 网络数据包分析第28-32页
        3.4.1 TCP/IP协议簇第28-29页
        3.4.2 数据包逐层分析第29-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窃取识别和文件监控的实现第33-45页
    4.1 窃取行为判别的算法第33-40页
        4.1.1 Chameleon算法概述第33-35页
        4.1.2 Chameleon算法改进第35-37页
        4.1.3 窃取行为识别第37-38页
        4.1.4 窃取行为判别流程第38-40页
    4.2 监听文件系统的实现第40-43页
        4.2.1 DNOTIFY的运行机制第40-41页
        4.2.2 INOTIFY的运行机制第41-42页
        4.2.3 文件监听模块流程第42-43页
    4.3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5章 网络取证系统的实现第45-53页
    5.1 系统的类设计和实现第45-47页
        5.1.1 系统模块交互第45-46页
        5.1.2 系统的类设计和实现第46-47页
    5.2 系统启动分析第47-51页
        5.2.1 系统的运行环境第47页
        5.2.2 系统的配置和测试第47-49页
        5.2.3 测试数据分析第49-51页
    5.3 系统的缺陷分析第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定软装饰环境下的纺织品设计研究--以儿童及婚庆纺织品为例
下一篇:直插LED高速焊线机送料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