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一般性理论论文--农学史论文

明代中原地区流民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1.1 研究目的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选题依据第11-13页
        1.2.1 理论依据第11-13页
        1.2.2 前期工作依据第13页
    1.3 研究概况第13-18页
        1.3.1 关于明代流民的研究第13-16页
        1.3.2 关于明代农业发展的研究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1 相关核心术语的内涵界定第18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明代中原地区流民产生的原因第20-32页
    2.1 自然环境的影响第20-24页
        2.1.1 气候异常第20-21页
        2.1.2 灾害频发第21-24页
    2.2 社会环境的影响第24-32页
        2.2.1 社会动荡第25-26页
        2.2.2 土地兼并第26页
        2.2.3 赋役负担第26-29页
        2.2.4 政府救灾机制第29-32页
第三章 明代中原地区流民的流向、数量及分化第32-41页
    3.1 中原地区流民的流向第32-35页
        3.1.1 从内地到边塞第32-33页
        3.1.2 从平原到山区第33-34页
        3.1.3 省内和省际间的区域流动第34-35页
    3.2 中原地区流民的数量第35-38页
        3.2.1 宣德正统时期第35-37页
        3.2.2 成化时期第37页
        3.2.3 万历崇祯时期第37-38页
    3.3 中原地区流民的分化第38-41页
        3.3.1 编户齐民第38-39页
        3.3.2 落草为寇第39页
        3.3.3 浮户第39-41页
第四章 中原地区流民对区域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开发与调整第41-49页
    4.1 政府的优抚政策第41-42页
    4.2 地区农业的开发和调整第42-49页
        4.2.1 土地的开垦和耕地面积的扩大第42-43页
        4.2.2 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第43-44页
        4.2.3 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第44-46页
        4.2.4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第46-47页
        4.2.5 农业人.布局的调整第47-49页
第五章 中原地区流民对区域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破坏与冲击第49-57页
    5.1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第49-52页
        5.1.1 土地沙漠化第49-50页
        5.1.2 水土流失第50-52页
    5.2 社会秩序受到冲击第52-53页
        5.2.1 土客间的冲突第52-53页
        5.2.2 社会治安的恶化第53页
    5.3 政治体制受到冲击第53-57页
        5.3.1 流民起义团体的出现第54页
        5.3.2 流民冲击政权体制造成的影响第54-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介绍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欺诈上市的民事责任
下一篇: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