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石墨烯—石墨炔异质结的输运性质和光电性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自旋电子学简介第10-12页
    1.2 石墨烯及石墨烯纳米带第12-13页
    1.3 石墨炔及石墨炔纳米带第13-14页
    1.4 异质结第14-17页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理论方法第18-37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第18-29页
        2.1.1 绝热近似(波恩—奥本海默近似)第19-20页
        2.1.2 单电子近似的来源——Hartree-Fork自洽第20-22页
        2.1.3 Hohenberg-Kohn定理第22-25页
        2.1.4 Kohn-Sham方程第25-26页
        2.1.5 交换关联势第26-28页
        2.1.6 赝势第28-29页
    2.2 格林函数方法第29-32页
        2.2.1 平衡格林函数第30-31页
        2.2.2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第31-32页
    2.3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处理电子输运问题第32-33页
    2.4 计算软件介绍第33-37页
        2.4.1 ATK第33-34页
        2.4.2 NANODCAL第34-37页
第三章 锯齿型石墨烯-石墨炔异质结的自旋输运性质第37-49页
    3.1 模型和方法第37-40页
        3.1.1 模型的建立第37-39页
        3.1.2 计算方法第39-4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0-48页
        3.2.1 差分密度分布的讨论第40-41页
        3.2.2 有限偏压下的自旋电流第41-43页
        3.2.3 磁阻、自旋过滤系数、整流比的讨论第43-44页
        3.2.4 输运谱、局域态密度、输运通道的讨论第44-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锯齿型石墨烯-石墨炔异质结自旋极化的光电性质第49-56页
    4.1 模型和方法第49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页
    5.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致谢第65-6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维光晶格中的任意子超流和三体超流
下一篇:GMR-1 3G终端测试仪中EVM算法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