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量子相变和量子临界现象 | 第10-11页 |
1.2 任意子超流的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1 实验背景 | 第11-12页 |
1.2.2 理论背景 | 第12页 |
1.2.3 任意子哈伯德模型 | 第12-14页 |
1.3 三体超流的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1.3.1 三体超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三体玻色哈伯德模型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2.1 双格点平均场方法 | 第18-19页 |
2.2 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 | 第19-24页 |
第三章 任意子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24-44页 |
3.1 等效的排斥相互作用及其稳定性 | 第24-25页 |
3.2 SF_0相和SF_n相以及对称性破缺超流相 | 第25-32页 |
3.2.1 非对称动量分布 | 第25-28页 |
3.2.2 交错分布的SF_0相和SF_n相 | 第28-31页 |
3.2.3 单粒子关联 | 第31-32页 |
3.3 赝费米子的部分配对相 | 第32-44页 |
3.3.1 平均场框架下的部分配对相 | 第32-35页 |
3.3.2 双粒子相图 | 第35-38页 |
3.3.3 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的计算结果 | 第38-44页 |
第四章 三体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4-54页 |
4.1 硬核三体玻色哈伯德模型 | 第44-47页 |
4.1.1 整体相图 | 第44-45页 |
4.1.2 细节分析 | 第45-47页 |
4.2 软核三体玻色哈伯德模型 | 第47-54页 |
4.2.1 整体相图 | 第47-48页 |
4.2.2 细节分析 | 第48-54页 |
第五章 讨论和总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硕士阶段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