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聚合物胶束 | 第11-12页 |
·聚合物胶束的概念 | 第11页 |
·聚合物胶束的种类 | 第11-12页 |
·聚合物胶束的特点 | 第12页 |
2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和载药方法 | 第12-14页 |
·胶束的制备 | 第12-13页 |
·载药方法 | 第13-14页 |
3 聚合物胶束的表征 | 第14-15页 |
·胶束粒径及粒径分布 | 第14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14-15页 |
·临界胶束浓度(CMC) | 第15页 |
4 智能型纳米胶束 | 第15-18页 |
·温度敏感型 | 第15-16页 |
·pH 敏感型 | 第16-17页 |
·pH-温度双敏感型 | 第17页 |
·光敏感型 | 第17-18页 |
·超声敏感型 | 第18页 |
5 Poloxamer 及 CS 介绍 | 第18-20页 |
6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泊洛沙姆接枝壳聚糖聚合物的合成 | 第22-36页 |
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壳聚糖的纯化 | 第23页 |
·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 | 第23页 |
·合成路线 | 第23-24页 |
·合成步骤 | 第24-25页 |
·热重分析 | 第25页 |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第25-26页 |
·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的测定 | 第2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6-35页 |
·壳聚糖(分子量50,000-60,000)脱乙酰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的表征 | 第27-32页 |
·热重分析结果 | 第32-33页 |
·聚合物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 第33-34页 |
·聚合物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 | 第34-35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OVA-PO-CS 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制剂学评价 | 第36-45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2 试液的配制 | 第3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蛋白质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7-38页 |
·纳米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 第38页 |
·影响因素考察 | 第38页 |
·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 第38页 |
·体外释放 | 第38页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标准曲线 | 第38-39页 |
·加样回收率结果 | 第39-40页 |
·影响因素考察结果 | 第40-41页 |
·优化处方的确定及评价 | 第41-43页 |
·体外释放 | 第43-44页 |
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对纳米胶束的摄取 | 第45-62页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5-46页 |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细胞株 | 第45-46页 |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2 溶液的配制 | 第46-4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47-51页 |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OVA | 第47-49页 |
·含有FITC-OVA 的胶束的制备以及评价 | 第49页 |
·细胞对于纳米胶束的摄取实验 | 第49-51页 |
·数据分析 | 第51页 |
4 实验结果 | 第51-61页 |
·OVA-FITC 性质的测定 | 第51-53页 |
·荧光分析方法的确立 | 第53-54页 |
·含有FITC-OVA 的纳米粒的粒径和载药量 | 第54页 |
·DC 体外培养的生长情况及表型测定 | 第54-56页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56-57页 |
·细胞摄取实验 | 第57-61页 |
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全文结论和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