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8-1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6页
    (一)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实践第10页
    (二)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司法实践与困惑第10-16页
        1. 专家辅助人的称谓界定问题第11-12页
        2. 专家辅助人的适格标准问题第12-13页
        3. 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问题第13-14页
        4. 专家辅助人意见的定性问题第14页
        5. 专家辅助人庭前开示程序的正当性问题第14-16页
二、类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的实践与思考第16-19页
    (一) 我国类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的实践第16-18页
        1. 专家陪审员第16-17页
        2. 专家咨询第17页
        3. 庭前专家会议第17-18页
    (二) 对实践的评析第18-19页
三、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正当程序功能第19-23页
    (一) 强化质证环节,提高鉴定意见的可认证性第19-20页
    (二) 强化质证效果,保证法官接近真相第20-21页
    (三) 强化程序的正当化作用,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第21-23页
四、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3-28页
    (一) 专家辅助人制度必要性剖析第23-25页
        1. 解决司法判断专业技术问题的现实需求第23-24页
        2. 通过程序实现司法判断的可接受性第24-25页
    (二) 两大法系专家辅助制度评析第25-28页
五、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程序规则构建第28-39页
    (一) 专家辅助人的主体性要求第28-32页
        1. 专家辅助人的资质第28-30页
        2. 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第30-31页
        3. 专家辅助人的立场第31-32页
    (二) 专家辅助人的程序性要求第32-35页
        1. 申请聘请专家辅助人的主体第32-33页
        2. 专家辅助人的回避问题第33-34页
        3. 专家辅助人的出庭问题第34-35页
    (三) 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第35-36页
        1. 专家辅助人的权利第35页
        2. 专家辅助人的义务第35-36页
        3. 专家辅助人的责任第36页
    (四) 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效力第36-38页
    (五) 保障性措施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平三奇酒店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四平永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涉税业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