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20页 |
1 CHD的流行病学概况 | 第10页 |
2 CHD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简述 | 第10-11页 |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第10-11页 |
·CHD的发病机制简述 | 第11页 |
3 CHD的中医认识 | 第11-13页 |
·有关CHD的古籍记载 | 第11-12页 |
·CHD的病因病机 | 第12页 |
·辨证分型 | 第12-13页 |
4 CHD血瘀证证候本质的近代研究 | 第13-16页 |
5 关于本研究中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P-选择素(Ps) | 第16-17页 |
6 vWF、Ps与CHD及CHD血瘀证 | 第17-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26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0-2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结果 | 第26-31页 |
1 一般资料比较 | 第26页 |
2 CHD患者合并疾病比较 | 第26页 |
3 临床生化指标比较 | 第26-27页 |
4 血清vwF、Ps浓度比较 | 第27-28页 |
5 血清vWF与Ps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6 血清vWF、Ps水平与血瘀证积分相关性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31-35页 |
1 本研究选择CHD血瘀证的原因及观测vWF、Ps血浆水平的价值 | 第31-33页 |
2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附录(1) 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 第42-44页 |
附录(2) | 第44-45页 |
附录(3) | 第45-52页 |
文献摘要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