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2.1 外卖O2O相关概述 | 第16-17页 |
2.1.1 外卖O2O行业发展模式 | 第16页 |
2.1.2 外卖O2O行业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2.2 用户行为理论综述 | 第17-22页 |
2.2.1 理性行为理论(TRA) | 第17页 |
2.2.2 计划行为理论(TBP) | 第17-18页 |
2.2.3 技术接受模型(TAM) | 第18-19页 |
2.2.4 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 | 第19-20页 |
2.2.5 其他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2.6 用户接受理论的应用 | 第21-22页 |
2.3 分层线性模型理论介绍 | 第22-26页 |
2.3.1 经典统计方法的局限 | 第22页 |
2.3.2 分层线性模型的应用 | 第22-23页 |
2.3.3 分层线性模型的设定 | 第23-24页 |
2.3.4 分层线性模型中的主要阶段 | 第24-26页 |
3. 外卖O2O使用意愿的分层模型的提出 | 第26-32页 |
3.1 两层结构的提出 | 第26-27页 |
3.1.1 使用两层模型的优势 | 第26页 |
3.1.2 适用于外卖O2O的两层结构 | 第26-27页 |
3.2 影响外卖O2O用户使用意愿的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3.2.1 个人层面影响因素的提出 | 第27-28页 |
3.2.2 学校层面影响因素的提出 | 第28-30页 |
3.3 跨层次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4. 量表设计?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检验 | 第32-43页 |
4.1 量表设计 | 第32-34页 |
4.1.1 研究被试 | 第32页 |
4.1.2 量表原型设计 | 第32-34页 |
4.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4-35页 |
4.2.1 问卷发放 | 第34页 |
4.2.2 问卷回收 | 第34-35页 |
4.3 数据收集 | 第35页 |
4.4 数据分检验 | 第35-43页 |
4.4.1 信度分析 | 第36-38页 |
4.4.2 效度分析 | 第38-41页 |
4.4.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41页 |
4.4.4 聚合检验 | 第41-43页 |
5.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43-54页 |
5.1 零模型 | 第43页 |
5.2 随机效应模型 | 第43-44页 |
5.3 完整模型 | 第44-47页 |
5.3.1 只含有截距效应的完整模型 | 第44-46页 |
5.3.2 含有截距和斜率效应的完整模型 | 第46-47页 |
5.4 最终模型 | 第47-49页 |
5.5 跨层中介效应检验 | 第49-54页 |
5.5.1 HLM中介模型的几种形式 | 第49-51页 |
5.5.2 用户体验的中介作用 | 第51-54页 |
6. 研究总结 | 第54-60页 |
6.1 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54-57页 |
6.1.1 理论方面的成果 | 第54-56页 |
6.1.2 实践方面的成果 | 第56-57页 |
6.1.3 研究方法方面 | 第57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57-58页 |
6.2.1 优化用户体验,降低感知风险 | 第57页 |
6.2.2 注重口碑传播的影响力 | 第57-58页 |
6.2.3 大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 第58页 |
6.2.4 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与超预期的服务 | 第58页 |
6.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