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施工灾害产生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隧道衬砌开裂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3 结构加固技术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依托工程概况及施工灾害调查与分析 | 第16-51页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第16-20页 |
2.1.1 曲奥隧道概况 | 第16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2.1.3 地层岩性 | 第16-17页 |
2.1.4 地质构造与地震 | 第17页 |
2.1.5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7-18页 |
2.1.6 隧道围岩级别划分 | 第18页 |
2.1.7 隧道结构设计 | 第18-20页 |
2.2 依托工程施工灾害 | 第20-31页 |
2.2.1 进口洞口段坡体失稳 | 第20-23页 |
2.2.2 洞口段二衬开裂 | 第23-29页 |
2.2.3 洞口段仰拱开裂 | 第29-30页 |
2.2.4 洞口段初期支护开裂 | 第30页 |
2.2.5 基底承载力检测情况 | 第30-31页 |
2.3 施工灾害分析 | 第31-50页 |
2.3.1 模拟方法与ANSYS实现 | 第32-33页 |
2.3.2 模型基本性质及参数 | 第33-39页 |
2.3.3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9-50页 |
2.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施工灾害处治技术 | 第51-68页 |
3.1 常见隧道加固处治技术 | 第51-57页 |
3.1.1 地表(地层)加固 | 第51-53页 |
3.1.2 锚固注浆 | 第53页 |
3.1.3 凿缝嵌补 | 第53页 |
3.1.4 拆除重建 | 第53-54页 |
3.1.5 锚杆加固 | 第54页 |
3.1.6 局部断面加固 | 第54-55页 |
3.1.7 拱架补强加固 | 第55-56页 |
3.1.8 喷射混凝土加固法 | 第56-57页 |
3.2 洞口段坡体失稳处治技术 | 第57-60页 |
3.2.1 右线进口段处治技术 | 第57-58页 |
3.2.2 左线进口段处治技术 | 第58-59页 |
3.2.3 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 第59-60页 |
3.3 二衬开裂处治技术 | 第60-63页 |
3.3.1 中夹岩地表注浆加固 | 第60-61页 |
3.3.2 二衬裂缝处理 | 第61-63页 |
3.4 仰拱基底加固技术 | 第63-64页 |
3.5 初期支护开裂、掉块处治技术 | 第64页 |
3.6 位移监控量测情况 | 第64-66页 |
3.7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处治效果评价 | 第68-79页 |
4.1 引言 | 第68页 |
4.2 现场跟踪测试数据分析 | 第68-71页 |
4.3 加固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 第71-77页 |
4.4 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9页 |
5.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