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7页 |
1.1 超级电容器 | 第10-13页 |
1.1.1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10页 |
1.1.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1.1.3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 第12-13页 |
1.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简介 | 第13-14页 |
1.2.1 碳材料 | 第13页 |
1.2.2 导电聚合物 | 第13-14页 |
1.2.3 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14页 |
1.3 铁氧化物(Fe_xO_y)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1 选题意义 | 第16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电泳沉积法制备γ-Fe_2O_3电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17-21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17-18页 |
2.2.2 电泳沉积制备γ-Fe_2O_3电极材料 | 第18-19页 |
2.2.3 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19-20页 |
2.2.4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9页 |
2.3.1 γ-Fe_2O_3沉积原理 | 第21页 |
2.3.2 Fe(NO_3)_3的浓度对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1-23页 |
2.3.3 回流时间对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4 γ-Fe_2O_3电极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24-27页 |
2.3.5 γ-Fe_2O_3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溶剂热法制备γ-Fe_2O_3/Gp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1-43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31-35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3.2.2 液相剥离石墨分散液的制备 | 第32-33页 |
3.2.3 溶剂热法制备γ-Fe_2O_3/Gp复合材料 | 第33页 |
3.2.4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5 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34页 |
3.2.6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3.3.1 纳米γ-Fe_2O_3的形成机理 | 第35页 |
3.3.2 γ-Fe_2O_3/Gp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35-40页 |
3.3.3 γ-Fe_2O_3/Gp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磁性纳米颗粒自组装制备γ-Fe_2O_3/Gp薄膜 | 第43-54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43-45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4.2.2 实验内容 | 第44页 |
4.2.3 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4.3.1 γ-Fe_2O_3/Gp复合材料的磁行为 | 第45页 |
4.3.2 不同固体含量对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3 不同溶剂对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4 二元溶剂体系对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5 不同γ-Fe_2O_3/Gp的煅烧温度对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5.1 结论 | 第54页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