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园林景观元素打造红色文化纪念园文家市秋收起义会师纪念馆景观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2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2.3 小结 | 第21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红色文化纪念园概述 | 第23-2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2.1.1 文化 | 第23页 |
2.1.2 红色文化 | 第23-24页 |
2.1.3 纪念园 | 第24页 |
2.1.4 红色文化纪念园 | 第24页 |
2.2 所属范围 | 第24-25页 |
2.3 红色文化纪念园的分类 | 第25-27页 |
2.3.1 人物为主题的纪念园 | 第25-26页 |
2.3.2 事件为主题的纪念园 | 第26-27页 |
2.3.3 地点主题的纪念园 | 第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3 红色文化纪念园设计方法研究 | 第28-43页 |
3.1 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3.1.1 红色氛围营造 | 第28页 |
3.1.2 文化主题打造 | 第28页 |
3.1.3 注重产品体验 | 第28页 |
3.1.4 环保概念打造 | 第28-29页 |
3.1.5 和谐、科学发展 | 第29页 |
3.2 叙事手法 | 第29-32页 |
3.2.1 直观表现法 | 第29-30页 |
3.2.2 场景回忆法 | 第30-31页 |
3.2.3 互动体验法 | 第31-32页 |
3.3 象征手法 | 第32-35页 |
3.3.1 尺度感 | 第32-33页 |
3.3.2 暗示 | 第33-34页 |
3.3.3 联想 | 第34-35页 |
3.3.4 空间序列 | 第35页 |
3.4 红色文化纪念园功能布局 | 第35-36页 |
3.4.1 主题纪念区 | 第35页 |
3.4.2 主题互动区 | 第35-36页 |
3.4.3 接待服务区 | 第36页 |
3.5 红色文化纪念园的环境要素 | 第36-43页 |
3.5.1 地形 | 第36-38页 |
3.5.2 水体 | 第38-39页 |
3.5.3 人工构筑物 | 第39-42页 |
3.5.4 色彩 | 第42页 |
3.5.5 小结 | 第42-43页 |
4 浏阳文家市镇秋收起义陈列馆景观设计 | 第43-70页 |
4.1 项目概述 | 第43-45页 |
4.1.1 相关城市背景 | 第43页 |
4.1.2 项目背景 | 第43-44页 |
4.1.3 人文历史概述 | 第44-45页 |
4.2 项目研究及相关分析 | 第45-48页 |
4.2.1 区位分析 | 第45-46页 |
4.2.2 地理情况及高程分析 | 第46-47页 |
4.2.3 实地现状分析 | 第47页 |
4.2.4 主体景观分析 | 第47-48页 |
4.3 设计原则、目标及概念设计 | 第48-52页 |
4.3.1 设计原则及目标 | 第48-50页 |
4.3.2 概念设计 | 第50页 |
4.3.3 方案特色 | 第50-52页 |
4.4 总体设计 | 第52-58页 |
4.4.1 方案总平及景观结构分析 | 第53页 |
4.4.2 功能分区设计 | 第53-54页 |
4.4.3 道路交通设计 | 第54-55页 |
4.4.4 竖向设计 | 第55-56页 |
4.4.5 排水导向设计 | 第56-57页 |
4.4.6 亮化设计 | 第57页 |
4.4.7 配套设施布置 | 第57-58页 |
4.5 主节点详细设计 | 第58-63页 |
4.5.1 会师广场 | 第58-59页 |
4.5.2 文华径 | 第59页 |
4.5.3 思源井 | 第59-60页 |
4.5.4 衔接阶梯 | 第60页 |
4.5.5 星火池 | 第60-61页 |
4.5.6 专项设计 | 第61-63页 |
4.6 植物设计 | 第63-70页 |
4.6.1 植物分区 | 第63-70页 |
5 结论 | 第70-71页 |
6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