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宋代山水画背景概述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宋代社会文化背景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山水画艺术在宋代的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第二章 道家思想在宋代山水画中的体现 | 第19-42页 |
第一节 形式语言角度 | 第19-21页 |
一、“五色乱目”与“水墨为上” | 第19-20页 |
二、“道法自然”与“求真物象”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空间结构角度 | 第21-25页 |
一、“无为之为”与“无墨之墨” | 第21-23页 |
二、“正反相成”与“虚实相生” | 第23-25页 |
第三节 画面意境角度 | 第25-31页 |
一、“淡”、“虚”、“无”境与“深”、“高”、“平”远 | 第25-27页 |
二、“天人合一”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 第27-31页 |
第四节 理论成就角度 | 第31-35页 |
第五节 人文心态角度 | 第35-38页 |
一、“濠上观鱼”与“身即山川而取之” | 第35-36页 |
二、“与物为春”与“林泉之志” | 第36-38页 |
第六节 两宋山水画的转变 | 第38-42页 |
一、从全景到小景的构图转变 | 第38-40页 |
二、从“道法自然”到更加“重意尚淡”的诉求转变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当代山水画与传统哲学精神的承接与延续 | 第42-46页 |
第一节“随潮流”与“随时代” | 第42-43页 |
第二节“中为体”与“西以用”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