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热激与干旱锻炼及CO2浓度升高影响小麦高温耐性的生理机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4页
    1 高温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2-14页
    2 植物耐高温的机理第14-17页
        2.1 形态结构第14-15页
        2.2 生理生化反应第15-16页
        2.3 热激蛋白第16-17页
        2.4 信号分子第17页
    3 植物耐高温途径与技术第17-22页
        3.1 外源物质施用第18-19页
        3.2 种子引发第19-20页
        3.3 耐热性获得第20-22页
    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页
    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34页
第二章 萌动热激锻炼提高小麦高温耐性的生理机制第34-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41页
        1.1 试验设计第35-36页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6-41页
        1.3 统计分析第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54页
        2.1 萌动热激锻炼对高温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1-45页
        2.2 萌动热激锻炼对小麦花后高温耐性的影响第45-54页
    3 讨论与小结第54-58页
        3.1 萌动热激锻炼对高温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54-55页
        3.2 萌动热激锻炼对小麦花后高温耐性的影响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第三章 父代干旱锻炼对子代小麦花后高温耐性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第64-9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69页
        1.1 试验设计第65-66页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66-68页
        1.3 统计分析第68-6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9-81页
        2.1 父代干旱处理对当代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千粒重的影响第69页
        2.2 父代干旱锻炼对花后高温下子代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69页
        2.3 父代干旱锻炼对花后高温下子代小麦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第69-70页
        2.4 父代干旱锻炼对花后高温下子代小麦旗叶SPAD及Fv/Fm值的影响第70-71页
        2.5 父代干旱锻炼对花后高温下子代小麦旗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71-73页
        2.6 父代干旱锻炼对花后高温下子代小麦旗叶及籽粒可溶性总糖、蔗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73-74页
        2.7 父代干旱锻炼对花后高温下子代小麦旗叶蛋白表达谱的影响第74-81页
    3 讨论与小结第81-86页
        3.1 父代干旱锻炼提高了子代籽粒产量及叶片光合能力第81-83页
        3.2 父代干旱锻炼提高了子代旗叶抗氧化能力第83页
        3.3 父代干旱锻炼提高了子代旗叶胁迫相关蛋白的表达第83页
        3.4 其它与高温耐性相关的生理过程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4页
第四章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花后高温耐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第94-1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5-101页
        1.1 试验设计第95-96页
        1.2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96-101页
        1.3 统计分析第10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1-119页
        2.1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对小麦株高及生育期的影响第101-102页
        2.2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对小麦旗叶SPAD的影响第102页
        2.3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对小麦旗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第102-103页
        2.4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对小麦生物量及叶面积的影响第103-108页
        2.5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对成熟期小麦生物量、籽粒产量及大小的影响第108页
        2.6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对植株各器官干物重比例的影响第108-111页
        2.7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对小麦旗叶全蛋白表达谱的影响第111-119页
    3 讨论与小结第119-126页
        3.1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均加速了生育进程第120页
        3.2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影响了生物量及籽粒产量第120-121页
        3.3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影响了旗叶光合能力第121-122页
        3.4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互作降低了旗叶抗氧化能力第122-123页
        3.5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及花后高温影响了能量代谢过程第123-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4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134-150页
    1 讨论第134-140页
        1.1 萌动热激锻炼对小麦花后高温耐性的影响第135-137页
        1.2 父代干旱锻炼对子代小麦植株花后高温耐性的影响第137-138页
        1.3 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花后高温耐性的影响第138-139页
        1.4 不同处理影响小麦高温耐性的主要机理第139-140页
    2 结论第140-141页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41-142页
    4 研究展望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0页
附录第150-18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6-188页
致谢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14年中国麻疹的流行病学和四种麻疹病毒基因型H基因特征分析
下一篇: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