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启示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1.3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嬗变与发展: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理论阐释第18-31页
    2.1 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第18-19页
        2.1.1 国际形势的走向第18页
        2.1.2 济发展的需求第18-19页
        2.1.3 科技革命的推动第19页
    2.2 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主要理论组成第19-26页
        2.2.1 社会综合发展观第20-21页
        2.2.2 佩鲁的新发展观第21-23页
        2.2.3 可持续发展观第23-25页
        2.2.4 三者的演变与递进第25-26页
    2.3 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的时代意义第26-31页
        2.3.1 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的合理内核第27-28页
        2.3.2 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的历史局限第28-31页
第3章 借鉴与升华:从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到绿色发展第31-38页
    3.1 绿色发展的时代诉求第31-33页
        3.1.1 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第31-32页
        3.1.2 社会发展实践的生态困惑第32页
        3.1.3 社会生产力的强力助推第32-33页
    3.2 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对绿色发展的启示第33-35页
        3.2.1 发展主线的深化认识第33-34页
        3.2.2 对生态环境的理性思考第34页
        3.2.3 人本目标的价值追求第34-35页
    3.3 绿色发展对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的升华第35-38页
        3.3.1 发展理念的系统更新第35-36页
        3.3.2 发展方式的全面变革第36页
        3.3.3 发展目的的价值修正第36-38页
第4章 发展与践行:中国绿色发展探索第38-46页
    4.1 中国绿色发展的初步摸索第38-41页
        4.1.1 朴素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第38-39页
        4.1.2 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第39-41页
    4.2 中国绿色发展的深化建设第41-43页
        4.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第41-42页
        4.2.2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第42-43页
    4.3 中国绿色发展的未来规划第43-46页
        4.3.1 建设“美丽中国”的完美构想第43-44页
        4.3.2 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十三五”规划第44-46页
第5章 困境与突破:中国绿色发展的困境及实现路径第46-51页
    5.1 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第46-48页
        5.1.1 环保立法与执行相脱节第46-47页
        5.1.2 经济产业结构不完善第47页
        5.1.3 创新技术水平有限第47-48页
        5.1.4 绿色发展意识淡薄第48页
    5.2 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第48-51页
        5.2.1 强化绿色执政,完善绿色发展规制第48-49页
        5.2.2 倡导低碳经济,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第49页
        5.2.3 提高技术创新,实现能源清洁利用第49-50页
        5.2.4 构建绿色文化,营造绿色发展氛围第50-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铜峡市兴禾米业有限公司供应链优化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NXHHTWHCYFZ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